人物軼事有關蘇炳添
蘇炳添,是真正意義上第一位打破10秒關口的亞洲本土選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人物軼事有關蘇炳添簡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物軼事有關蘇炳添
一、與短跑結緣的契機
回到蘇炳添的初二歲月,因為學校組織放學后留校補課,而加入田徑隊進行訓練則不用待在課室。于是乎,生性好動且自幼對跑步有熱情的蘇炳添便決定報名加入田徑隊,之后展現出了相當高的悟性與天賦。
冥冥之中自是天意,總有一些過程會是注定,總有一些人生來就有使命要秉承。在一年之后的中山市田徑比賽上,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的15歲少年阿添就跑出了11秒72的佳績,引起了中山體育界的注意。隨之,蘇炳添拜入本土名師寧德寶的名下,開始逐步往職業運動員的道路邁進。
二、關于蘇炳添的愛情
蘇炳添與太太林艷芳,是從小學校服到穿上婚紗的青梅竹馬夫妻。兩人相識于微時,林艷芳是蘇炳添的初中同班同學。兩人于2017年的10月10日在家鄉重傷古鎮完婚,寓意“十全十美”,目前育有一兒。
三、蘇炳添就讀于暨南大學 是該校的副教授
大學時代,蘇炳添就讀于廣東傳統名門之一的暨南大學,2009年入學,念的是經濟學院的國際貿易專業。在暨南大學,蘇炳添拿到了學士學位與研究生學位。來到2018年,蘇炳添被母校暨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
四、關于蘇炳添與劉翔的不解之緣
劉翔的傳奇之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亦激勵了不少運動少年走向田徑場堅持到底、追求夢想,蘇炳添也在其中。對于劉翔,蘇炳添曾形容他是自己的幸運星與引領者。
值得一提的事情,蘇炳添第一次交出破十成績的時候,劉翔剛好在現場見證后輩開啟封神之旅并第一時間送上祝賀,那是2015年的國際田聯鉆石聯賽尤金站。可以說,尤金真的是中國田徑的福地,劉翔曾經在這里跑出過12秒87的世界成績。
劉翔與蘇炳添是前輩與后輩的關系,是惜英雄重英雄的好友,亦是中國田徑與亞洲田徑的神級人物。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大概就是劉蘇都靠自己的能力不可思議地完成封神之作,而劉翔卻曾被拉下神壇,隨后反轉又被送上神壇,但愿這樣的事情再也不會出現在中國體育領域。
蘇炳添的人物事跡
廣東不僅有美食,還有亞洲跑得最快的人,蘇炳添。
蘇炳添,1989年出生于廣東省中山市,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暨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
自劉翔之后,亞洲人再沒能在田徑賽場上展露過頭角,似乎這場黑色旋風永遠都不能過去,然而在東京奧運會100米短跑決賽的賽場上,蘇炳添跑出了亞洲最好成績9秒83,這是黃種人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
蘇炳添曾說,當運動員,就是到了一個高度,就想要另一個高度。
現如今,蘇炳添已被人成為“蘇神”。時間回到2019年,當時的蘇炳添在北京時間2月14日的凌晨打響了愛爾蘭AIT室內田徑大獎賽冠軍戰。蘇炳添以6秒52摘得男子60米冠軍,取得新賽季開門紅。
當時蘇炳添在第5道出發,他保持了非常好的節奏,對手沒能給蘇炳添太大壓力,蘇炳添出發后一路領先,最終以較大優勢率先通過終點,成績為6秒52。這也只是蘇炳添2019賽季的首秀。
2021年,蘇炳添獲得了年度體育人物,獲獎理由是,他刷新了紀錄,創造了奇跡,也創造了歷史。32歲的他,在東京奧運會賽場上以9秒83的成績,以小組第一的身份闖進男子百米決賽。這是他的個人歷史最好成績,也是新的亞洲紀錄,更是中國選手第一次站在奧運會百米決賽跑道上。這是長年刻苦訓練和科學訓練的結果,也是堅韌不拔意志的體現。他是真正的奧運精神的體現者。
1989年8月,蘇炳添出生于廣東中山古鎮一個普通農民家里,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家族里有6個是做過運動員的。小時候的蘇炳添個頭并不高,也沒有出色的身體天賦和條件。
但他特別喜歡運動,從小就在泥巴地里奔跑。小學畢業后他就到當地的初級中學上學。但他學習成績差,又特別好動,成為了老師眼中的差生。面對枯燥而無聊的課本,他根本沒有興趣,就連考高中也成為了問題。
初二時候的蘇炳添已經展現出小小的短跑天賦,在他們村里的比賽里,身高只有1米5多的蘇炳添已經可以超過很多大孩子,拿到第一名了。剛剛進入田徑隊,還沒有經過什么系統訓練,蘇炳添在泥巴地里都跑得非常快。參加當地的中學生運動會,石子鋪成的跑道上他都能跑到11秒多。
2004年11月,蘇炳添第一次參加正規百米比賽——中山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他代表古鎮中學以11秒72的成績拿下冠軍,這已經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這個成績吸引了中山市體校,同年12月,15歲的蘇炳添被體校錄取,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兩年后,他毫無懸念地通過選拔,進入省隊。
中國田徑的傳統訓練模式沿襲自前蘇聯,以大負荷量、高強度的“苦練、狠練”為主,缺乏深刻的運動生物學理論支撐。直到2007年劉翔在大阪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10米欄獲得冠軍,提倡了很多年的“科學訓練”和“國際交流”才真正被田徑界廣泛接受。那時,18歲的蘇炳添對未來還懵懂,他只懂得刻苦訓練才能達到健將水平,成為專業運動員,只要轉正,每個月就有工資拿了。在高負荷的訓練下,他的成績以0。01秒為單位,艱難地在秒表上向前爬行,2007年10秒45,2008年10秒41,2009年,他用全國錦標賽上10秒28的成績跑入國家隊。
肌肉記憶有多重要?這是短跑運動員的命門,發令槍響后的條件反射決定了運動員的起跑速度。而蘇炳添的教練認為他應該從右腳起跑改為左腳起跑,這樣相當于蘇炳添需要將自己曾經的身體反應從新來過,這個過程不亞于武俠小說中的“洗髓”。然而“蘇神”靠著千萬次的訓練和堅強的意志力,硬是將自己的起跑腳換過來了。
“別人說我會失敗,我用成功去回擊就好了。”這是蘇炳添曾經對自己說過的話。
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都有超出常人的品質。7點起床,23點睡覺,中午午休一個小時,每天訓練結束寫日記。蘇炳添對訓練有強迫癥,仰臥起坐、蹲起,要求100個就是100個,少一個都不行。每日訓練后,堅持水療和按摩,不管開心或不開心都不會更改訓練強度,10多年來一直如此。有次和喬丹一起參加耐克的活動,活動開始前,他還到酒店健身房,練了會兒慢跑。
蘇炳添的個人故事,縱然是一碗典型的勵志雞湯。他擁有雞湯里的所有元素:小鎮青年、半道出家、不完美的身材、不占優勢的人種、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無人能及的高度。但熬成這些雞湯的,是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不服輸的精神。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跡作文素材
蘇炳添,這可能是中國百年奧運夢以來,最讓我們振奮的選手,亞洲人可以做到和歐美人一樣的成績,可以做到博爾特,賈斯汀加特林,泰森蓋伊,尤塞恩布雷克,這些名將一樣能做到的事情9.83,記住這個數字吧,這是中國短跑,田徑的脊梁,記住這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不論決賽會不會受到這個時間短,不能恢復的影響,我們依然相信,這就是中國的速度,亞洲速度,黃種人的奇跡,改變的是多少年的中國田徑甚至中國體育的歷史。亞洲記錄,真真正正的黃種人的記錄,沒有歸化隊員,沒有任何的一點點的問題。起跑很順,而且這一槍他肯定是當決賽發揮了全力去打的,到最后也真的能頂住旁邊美國隊的新星貝克的壓力,我覺得真的是不容易,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讓我們非常驚喜。
幾個真實而又感人的事例論證了我的觀點,奧運精神真偉大啊!他讓人充滿斗志,充滿活力。
不過,雖然不是運動員,但卻有著同樣的奧運精神的,那么中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我們要通過宣傳奧運精神,激勵億萬人民發奮圖強,建設好我們的國家;通過宣傳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鼓舞廣大青少年樹立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志向,努力營造有利于成功舉辦奧運的輿論氛圍。參與奧林匹克事務、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愿望和長期的追求。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國舉辦奧運會,將使奧林匹克運動更加深入和普及,將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一個十分寬闊的舞臺,也將是中國人民在新的世紀里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