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吃什么比較養生
小暑到了,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該怎么養生,又該怎么避暑和保持健康,不如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暑節氣吃什么比較養生,希望你喜歡。
小暑節氣吃什么比較養生
一、吃三寶
古語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已經入伏了,所以人流汗嚴重,為了補充體力,那當然是要吃好的,所以就有三寶了,黃鱔、蜜汁藕、綠豆芽了解一下!
二、吃新的米
這個時候有的米已經成熟了,所以吃新米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黃瓜+煮雞蛋
山東地區會早上吃煮的雞蛋,不吃別人,下午中午就吃黃瓜,即保證了蛋白質的攝入,又有黃瓜的維生素真的是好東西呀。
四、吃餃子
餃子來了,不管什么節日好像中國人都非常的喜歡吃餃子,有諺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所以這個餃子也是要吃的,開胃解饞,沒有胃口的你是不是也非常的喜歡了。
五、吃面
吃面這個習俗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有記載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面的面就是湯面了,面在古代有解煩熱,止泄,實大腸等等好處。
六、吃羊肉
入伏天吃羊肉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叫“吃伏羊”,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堯舜時期,明間也有諺語“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也是厲害死了。
七、三花三葉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泡茶喝消暑了;三葉是指荷葉、淡竹葉和薄荷葉也能泡水喝解暑;三豆是指綠豆、赤小豆和黑豆,這三種豆子大家也知道了功效是多么的厲害吧,簡直就是消暑神器;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剛好這個季節就產這幾個素菜瓜果,應季的蔬菜也是順應天時了,所以一定是好東西。
其實還有很多,什么藕啊,芒果啊,還有什么黃瓜,南瓜等等都是夏季很好的解暑消暑的好食物了。
小暑的飲食注意事項
1、多吃青菜
小暑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小茴香等,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還有清熱解暑的作用。比如黃瓜、冬瓜、苦瓜都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小暑蔬菜除南瓜、金瓜屬溫性外,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西紅柿、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均屬涼性蔬菜。
2、多吃粥
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于身體大有好處。用于防暑的粥品有綠豆粥、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也可用決明子、白菊花各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煮成粥,作為小暑的清涼飲料。另外用白心番薯、芥菜適量加入粳米中煮成粥食用,有解暑發汗的作用。
3、多吃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凈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人員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把梨汁、荸薺汁、藕汁(或甘蔗汁)麥冬汁、鮮蘆根汁一起和勻制成為五汁飲,具有很好的生津止渴、清熱解暑的作用。
4、多喝湯
小暑節氣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喝湯最好喝綠豆湯,綠豆性涼,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綠豆加一些食物或藥物可做成清熱解暑可口的湯,如綠豆薄荷湯、綠豆南瓜湯、綠豆薏苡仁湯、綠豆銀花湯。另外,用西瓜皮和花生各100克,麥芽、薏苡仁各50克,煮成湯汁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的作用。
小暑節氣會很熱嗎
一般小暑比較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濕,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
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
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的集中時段。
時至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著熱浪。小暑時,我國南方地區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
小暑如何防暑
1、心靜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一旦天氣炎熱,人就特別容易煩躁。因此,想要消暑首先就是讓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樂觀愉快,神清氣和,不要焦慮、激動、緊張、急躁,這樣可以讓自己的神經系統處于寧靜的狀態。
2、綠豆
綠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之效。綠豆湯是民間最常用的消暑與解毒良藥,夏季常吃綠豆粥消暑養胃最佳。綠豆常用于治療暑熱煩渴,心、胃熱盛及癰腫、丹毒等證,對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飲服綠豆,均有解救作用。
3、荷葉
荷葉味苦性平,其氣清香,新鮮者善清夏日暑邪以化穢濁,清熱解暑方中最多配用。夏日如以鮮荷葉包《六一散》煎服,鮮荷葉包粳米蒸飯,或以鮮荷葉泡茶,均有清暑利濕之良效。
小暑如何保持健康
1、溫中出汗
出汗是人體散熱的方式,但是由于空調的普遍應用,長期處于溫度穩定環境中的人群,汗腺幾乎被閑置起來,即使到了該出汗的季節夏季也不經常出汗,這對于健康是有害無利的。從順應四季節律和生命規律出發,該出汗時就出汗。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吃些生姜來幫助自己發熱出汗哦。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解毒三大功效,經常喝姜湯,有發汗解暑之功效,每天早上可用生姜絲泡水飲用,也可用姜片泡紅茶飲,晚上不宜吃姜。
2、衣著不應太裸露
穿衣不要太裸露,夏季人們的衣服越穿越薄,身體露出的部分也越來越多,以為這樣能消暑涼快,其實不然,當外界氣溫高于皮膚溫度時,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如穿著的暴露面積過大,熱輻射就易侵入皮膚,反而更熱,這就是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的原因,所以我們在小暑的時候,衣物的選擇應該以寬松吸汗為主,如果穿的太少了,那么反而會導致皮膚受到傷害,這是不利于我們健康的。
3、熱毛巾擦身
夏天,身體易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避免對毛細血管產生刺激,適應人體降溫規律,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清熱,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起到的功效也是非常出色的,能夠幫助我們起到很不錯的降溫作用,同時是不會傷害身體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