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大暑節氣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呢?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大暑節氣的特點和風俗最新速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大暑節氣的特點和風俗最新速看
大暑節氣的特點是陽光猛烈,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潮濕多雨,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大暑節氣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大暑節氣的風俗有送大暑船、曬伏姜、喝伏茶、燒伏香、過大暑、吃鳳梨、喝暑羊、斗蟋蟀、吃仙草等。
送大暑船這個習俗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臺,好多漁村都有這個習俗,意義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祝福人們五谷豐登,生活安康。送大暑船時還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大暑節氣養生綠豆小米粥
①材料:小米、大米、綠豆;②功效:綠豆是夏日清熱必備食材!這個粥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降血脂的功效~
1、綠豆提前一晚用水浸泡。2、小米和大米提前用水浸泡30分鐘。3、水燒開后倒入淋干水分的大米。4、倒入淋干水分的小米。5、小米和大米再次煮沸后,倒入淋干水分的綠豆。6、轉小火慢煮,小米、大米、綠豆煮開花,粥變黏稠即可。
大暑薏米小豆蓮子粥
①材料:薏米,赤小豆,大米,蓮子,水適量。②功效: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適用于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將薏米、赤小豆、蓮子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壓力鍋煲15分鐘后熄火開蓋煲至粘稠。
大暑節氣的氣候影響
根據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后期天氣的農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后涼”;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等。
在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蘇、浙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如大暑前后出現陰雨,則預示以后雨水多。農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
大暑時節的膳食原則
暑天,運用飲食的營養作用養生益壽,是減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著名醫家李時珍尤其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藥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醫藥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藥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藥物,配制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