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偉人杰出人物事跡
根據(jù)事跡的性質(zhì),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你知道哪些名人偉人杰出人物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嗣藗ト私艹鋈宋锸论E(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名人偉人杰出人物事跡【篇1】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guān)建鄉(xiāng)的一個貧農(nóng)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zhàn)。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zhàn)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dān)任了發(fā)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wù)。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qū)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zhàn)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zhàn)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zhàn)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____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qū)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zhàn)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眾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于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wù)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并將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zhàn)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名人偉人杰出人物事跡【篇2】
1746年,鄭板橋上任山東濰縣知縣。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閱公文,有人擊鼓鳴冤。鄭板橋吩咐衙役將擊鼓之人帶上堂來。擊鼓之人是一個啞巴,跪在地上呈上狀子。
鄭板橋細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啞巴原來會說話,5歲時生了一場病才失聲不能說活,但耳朵卻好使。啞巴有一個同胞哥哥,父母相繼去世后,留下一大筆財產(chǎn),其哥哥想獨吞家財,便狠心地將啞巴趕出了家門。前任縣令因啞巴的哥哥拒不承認啞巴是他的胞弟,又苦于沒有證據(jù),對啞巴的告狀不予理睬,啞巴每次去衙門告狀,都被杖責(zé)趕出。
鄭板橋受理了此案,當即傳啞巴的哥哥到堂。啞巴的哥哥還是像以前一樣說啞巴不是父母的親生骨肉,是父母從外面撿回來的野孩子。啞巴父母已經(jīng)去世,無人作證。鄭板橋知道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jù),啞巴的哥哥是不會認賬的,只好宣布退堂,擇日再審。
鄭板橋略一思索,便有了辦法。待啞巴的哥哥離開后,他叫住啞巴,對他說:“你從今天開始,守在你哥哥門前,一見他出門,就上去狠狠地扭打他。”
啞巴眨著眼睛,疑惑地看著鄭板橋,搖搖頭,意思是不敢這樣做。
鄭板橋說:“你不要有任何顧慮,盡管照我的話去做,出了問題有本官為你作主。”啞巴這才點頭離去。
啞巴果真按鄭板橋教的方法去做了。他守在哥哥門前,看到哥哥出來,就拿著一個木棒沖上去把他打得頭破血流。隨后幾天又再次毆打哥哥。舊傷未好又添新傷,啞巴的哥哥被追打得沒法,不敢出門,只好到縣衙來告狀:“啞弟不尊禮法,多次毆打親兄。”
鄭板橋傳啞巴到堂后,開始審理此案。鄭板橋問啞巴的哥哥:“啞巴出手傷人,其罪不小,本官一定為你主持公道,還你安寧。但依照我大清律條,毆打你之人如果是外人,只作一般斗毆論處:如果是親兄弟則須嚴加懲處。請問,啞巴是你的親兄弟嗎?”
啞巴的哥哥不知是計,只想趕快嚴懲啞巴,免受其繼續(xù)毆打,他盯了啞巴一眼后說:“他是我同胞兄弟。”
啞巴的哥哥說完望著鄭板橋,等著他的宣判。沒想到鄭板橋厲聲喝道:“既是你親兄弟,為何不將父母留下的家財分一半給他?分明是存心獨占!”
“這……這……”啞巴的哥哥一下傻了眼,方才明白落入了縣令設(shè)置的圈套中。鄭板橋當即差人押著他倆回家,清點家財,對半平分。啞巴終于得到了他應(yīng)得的那一半。
名人偉人杰出人物事跡【篇3】
駱賓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詩人,從小就才思敏捷。七歲時,有一天他家來了客人。一家人忙著招待客人,駱賓王就獨自一人跑到了池塘邊玩耍。池塘邊有很多美麗的花草,草叢中不時有小蟲子跳來跳去。柳樹枝條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把水面劃出一道道波紋。池塘里一群大白鵝正在嬉水。駱賓王捉了幾只小蟲子朝水里扔去,鵝群趕緊向這邊游來,就像一團團白絮在水面漂浮。紅紅的腳掌像小船槳一樣劃水,清清的水面上擴展著扇形的漣漪。駱賓王最喜歡大白鵝了,他撿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畫起了白鵝游水圖。這時候,家人因不見了駱賓王,找到塘邊來了。客人也跟了來,看到地上的畫,還真有些像呢。于是靈機一動,想考考這孩子,因為他早就聽說這孩子聰明異常。于是指著白鵝叫他作詩一首。駱賓王朝著水中想了一會兒,就高聲吟誦起來: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拔清波。
客人聽了非常贊服,夸駱賓王是小神童。這首詩很快傳播開來,尤其是在兒童中像歌謠一樣流傳著。
駱賓王不僅小時候聰慧異常,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駱賓王曾參與徐敬業(yè)討伐武則天的斗爭,兵敗后,他逃到了杭州,削發(fā)為僧。有一天,詩人宋之問月夜游靈隱寺,在長廊下吟詩道:“鷲嶺郁苕峣,龍宮隱寂寥。”可是竟一時想不起下面的句子。這時,寺內(nèi)一老僧正在打坐參禪,聽得廊下有人吟詩,于是問道:“年輕人不睡,為何還苦苦吟詩?”宋之問回答說:“我想在這里題首詩,可是下兩句想不出來了。”老僧笑著說:“何不接上‘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之問連聲說好。第二天又去拜訪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內(nèi),據(jù)說乘船出海了。這老僧便是隱姓埋名的駱賓王。
名人偉人杰出人物事跡【篇4】
為國捐軀,不只是在戰(zhàn)場上才有。那些為使祖國富強起來和惡勢力斗爭的義士,同樣表現(xiàn)了視死如歸的精神。清朝末年,發(fā)生過一次不成功的改革運動,叫戊戌變法。譚嗣同等六君子就是為變法而死的義士。
譚嗣同從小就痛恨外國勢力侵略中國,決心為祖國富強而奮斗。他和康有為等人提出變法的主張,卻遭到了封建頑固派的激烈反對。譚嗣同看出變法的艱難,對朋友們說:“就是殺身滅族,我也不會改變主張。中國僅有鬧到新舊兩黨流血遍地,才有期望。不然真是要亡國了。”
1898年,光緒皇帝決定變法,譚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發(fā)動了政變,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等人逃走了。譚嗣同沒有跑,他說:“各國的變法,沒有不流血而成功的。此刻中國還沒有人為變法而流血,這是國家不能強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被捕以后,毫無懼色,在監(jiān)獄中寫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被押到刑場受刑前,大聲喊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笑迎死亡的義士,心里裝著祖國。他自動走向死亡,因為他明白自我的死,有多大價值。
名人偉人杰出人物事跡【篇5】
自從那個載著一腔悲憤的詩人投入狂濤巨浪中,汨羅江就開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嗚咽代替不平,兩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飄蕩,游走。
屈原不僅是三峽的第一才子,還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詩人,更是一位滿腔忠誠的愛國先驅(qū),當美政思想懸在高崖,“舉賢授能”倡導(dǎo)不復(fù)存在,大統(tǒng)一理想成為夢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興邦,一個高潔的靈魂在充斥妒忌和詆毀的混濁中越來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個朝代的失敗,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一部《天問》怎抵那頑固的銅墻鐵壁?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沒有放棄令人無限悲傷的楚國土地,而當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徹心扉的絕望。報國無門,千悲萬嘆,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從容地走向汨羅江,沒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執(zhí)著而堅定的腳步,就這樣,他一步步走向洶涌的大江,讓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煩惱和污濁,讓靈魂在激蕩中升騰。那是怎樣的心痛和悲壯!也許他知道,汨羅江才是他永遠的港灣和歸途。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熱血一同匯入他的血管,從此,他的血脈奔涌不息,汨羅江水更加清澈而有靈性。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鄉(xiāng)秭歸,留下了永遠的遺憾,在那個“石頭城”墻上,刻下了永久的傷痕,而這塊曾經(jīng)寫滿悲憤和蒼涼的土地,卻因這位偉大詩人而成為一方熱土,從此,長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端午節(jié)因屈原而誕生,屈原因寄托了無限懷念和深思的端午節(jié)而常存。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包粽子,賽龍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撫慰著一個忠魂。
穿越歲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喚良知和責(zé)任,挽留忠貞和圣潔。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審視歷史,用沉重的筆墨審閱歷史,把一部殘破的書寫得理性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