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學習歷史
學習是通過教授或體驗而獲得知識、技術、態度或價值的過程,從而導致可量度的穩定的行為變化,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建立新的精神結構或審視過去的精神結構。任何事情從不會到會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是一種享受。學習,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學習的方法有很多,而學習態度卻僅僅只有一種,那就是時時刻刻都要認認真真。學習能提高自身的修養能夠使自己的人生變的更好,所以人們需要學習。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毛澤東讀史說史,在于適當的應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備中國地圖,找好路線和方位;每在一處會議,就要向所在地的圖書館查閱大量圖書;每到一地,還要查閱地方志和有關本地歷史文化書籍,和當地人員暢談、作情感交流。這也是讀史的別致處,也是他不斷深化自己研讀歷史的一個方法。毛澤東對歷史的評說,雖然很多是片言只語,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閑話,但卻能折射出這位歷史人如何運用歷史,恰到好處。
作為學生的大家,應該要怎么去學習歷史?要做哪些方面的要求呢,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
一、 聽課環節
?、偃褙炞ⅲε懦磺懈蓴_,做到眼、耳、手、腦多種感官并用,跟著老師的思路走。②目的明確。帶著新課所要解決的問題和自學時存在的問題聽課。③多思、勤問。要確立多個思維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理解所學問題,大膽回答問題,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④認真讀圖表。歷史教材有很多圖表,學生應根據要求,認真的讀,運用圖表分析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歷史觀點。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⑤做好課堂筆記。要聽記統一,有詳有略,不但要用文字記,而且要利用圖表進行記錄。
二、自學環節
①自讀。反復閱讀新教材,了解課文大意,掌握脈絡,既讀書又讀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落實到教材之中。②思考。積極獨立思考,明確重點、難點。③找出問題。將課文中尚未弄懂的問題記下來或在課本上做出標記。④補習。補習舊知識,實現新舊知識的融匯。⑤練習。尋找自學思考題答案。
三、復習環節
①嘗試記憶。合上課本,回憶所學內容,如有模糊問題,翻開課本后再記憶。②將知識系統化,要抓住中心問題,將新舊知識進行分析比較,使之綱目清晰,條理分明。③整理筆記。通過嘗試回憶,再一次閱讀課文、圖表,對筆記進行補充、糾正、整理,有利于深入掌握。④填圖表、憶圖表。先做歷史填充圖,最后合上圖表回憶,如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閱圖表后再憶,直到清晰為止。⑤及時復習。只有復習才能不遺忘,才能記得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