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歷史文化簡介
韓國文化,朝鮮戰爭后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韓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韓國歷史文化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韓國歷史文化簡介
韓國文化,朝鮮戰爭后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韓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韓國文化由韓國傳統文化衍生而來,1948年朝鮮半島南北對峙以來,南北韓的現代文化出現不同的發展。韓國現代文化是韓國現代化的產物。隨著韓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韓國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而構筑了現代韓國文化。韓國文化在亞洲和世界的流行被稱為韓流。
早在七十萬年前,朝鮮半島就已經有人類居住過的痕跡,在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很難得的了。韓國所在的朝鮮半島有文化的歷史在兩千多年前,傳說中有個叫檀君的人建立了統治現在韓國地域內的王國,我們暫且將其稱為古朝鮮吧。古朝鮮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幾只較大的部落組成,但是隨著后來的發展,這里才逐漸的成立了國家。點擊查看韓國旅游攻略
古朝鮮過后的朝鮮半島有經歷了一次類似于中國的三國一樣的時期,那個時候,在朝鮮半島上共有三個實力較大的國家,他們分別是:新羅、百濟還有高句麗。在這期間出現了封建地主式的政治體系,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西邊的中國的影響,三大宗教之一的佛得以在這里發展。后來有了著名的新羅時代,這個時候朝鮮半島得到了空前的統一,這讓封建的中央集權得以高度的集中,同時,佛教在這個時候也達到了發展的高峰階段。新羅王朝被高麗滅掉后,高麗又接下了朝鮮半島統治的接力棒,讓這里的經濟、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到了十四世紀隨著高麗的國力的衰退,朝鮮崛起。在這期間韓文的字母被發明了。
朝鮮王朝的覆滅是因為日本的入侵,給了朝鮮王朝以致命的打擊。開始了長達35年的日本占領時期。直到現在朝鮮半島分為朝鮮和韓國。
韓國歷史文化簡介,既要有歷史,也當然得有文化相關的東西。在這冗長的歷史長河中間,韓國的人民已經創造了足夠的文化。從現在看,韓國的美術還是有很多的可取之處的,最獨具特色的是在書法、各種繪畫、手工藝還有裝飾業等方面。韓國的繪畫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來自西方的版畫、油畫等,以及來自東方的主要用文房四寶來展現藝術作品的繪畫。在韓國,藝術被人為是一種極為高雅的東西,為很多的韓國人所推崇。
韓國歷史文化起源發展
韓國人民早期的興起和發展并不劃一,然而總的說來有一個特點, 即同中國人之間的積極接觸以及有時候也發生的斗爭。從韓國人民形成以種植稻米為中心的農業社會開始,他們的文化逐漸與中國的文化成為一體。韓國制造了鐵工具和鐵武器。在政治、經濟、哲學和文化這幾個方面,韓國的發展也受到中國的強大影響。 但是,僅僅了解文化交流還不能充分解釋韓國文化。正確了解韓國人民的各種特點也至為必要,而這些特點必須聯系韓國人民的歷史發展來加以解釋。不妨考慮一下佛教和儒教是如何傳入韓國的。雖然儒教比佛教先行一步,然而首先為韓國人民所接受的是佛教而非儒教。情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佛教比儒教更有助于建立一個由貴族統治和中央集權的傾向于擴張的國家。
有人認為新羅時代(公元前57-公元935)年青人所崇尚的世俗五戒出自佛教,但是也有人說這五戒的圓光是佛教法師,但是他也精通孔子學說。因此,對五戒作兩種解釋都可以。
然而,情況的另一面也應予考慮。當時,由于社會需要一套有利于建立王權和父權制家庭制度的道德規范,所以,即使佛教和儒教尚未傳入韓國,組織號稱"花郎"的青年隊伍和保護諸如家畜之類的財產這兩件無論如何也會備受重視。
佛教的禪宗也是同樣情況。禪宗早在新羅兼并另外兩個王國百濟(公元前 8-公元660)和高麗(公元前37-公元668)以前很久就已經傳入韓國,但是直到統一 新羅時代(668-935)末期,即強大的地方地主勢力起而反對中央集權統治制度的時候 才開始盛行。換言之,佛教禪宗之所以被接受和受到重視是因為它符合當地地主的需要的宗教。
新儒學在高麗時代(918-1392)末期開始引起注意,最終發展成為在朝鮮王朝時代 (1392-1910)占主要地位的哲學思想。 據信它的是在同中國元代的文化交流期間傳入韓國的。但是,如果聯系中產階級的上升來看,那就能更深刻地解釋新儒學何以會被接受。中產階級是指一批具有地方鄉紳地位的中小地主,他們并非通過世襲權利而且通過國家科舉進入官場的。這些人為人正直,對通過非法手段占有大規模產業的親元朝的統治家族持批判態度。這個新興中產階級歡迎新儒學的道德原則,把它作為一種精神支柱。
看了韓國歷史文化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