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巴蜀起義軍首領杜弢生平
編者按:遣部將杜弘、張彥襲殺臨川內史謝摛,攻占豫章(今南昌),旋被周訪擊破。
西晉巴蜀起義軍首領杜弢生平
杜弢,字景文,蜀郡成都人。初為別駕,永寧中,剌史羅尚舉秀才,以謀不用,致板而歸。后為醴陵令,流民共推為主,自稱梁、益二州牧,平難、湘州刺史。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討降,杜弢部因敗而互相猜忌,降晉者日增。后與陶侃相攻,再遣王真出戰。王真被陶侃說降,眾軍潰散,杜弢逃遁,死于途中。
杜弢(?-315)西晉末,荊、湘地區巴蜀流民起義軍首領。字景文。蜀郡成都(今屬四川)。初以才學著稱,州舉秀才,后為醴陵令。西晉永嘉之亂時,巴蜀部分民眾流亡至荊、湘地區,不斷受到當地官紳的歧視和壓迫。
永嘉五年(311),湘州刺史荀眺欲盡誅流民,四五萬家流民憤而皆反,共推有聲望的杜弢為主。弢自稱梁、益二州牧,平難,湘州刺史,率眾攻長沙(今屬湖南),擒荀眺;擊破廣州刺史郭訥部屬的進攻;又敗荊州刺史王澄部將王機于巴陵(今岳陽)。后偽降于晉征南山簡,任廣漢太守,擊滅領湘州事的安成太守郭察的進攻,南破零陵、桂陽(今屬湖南、郴州),東攻武昌(今湖北鄂州),殺長沙、宜都(治今枝城)、邵陵(治今湖南邵陽)等郡太守。六年,遣別將王真襲沔陽(今湖北仙桃西南),使剛到任的晉荊州刺史周豈頁狼狽失據。后遭武昌太守陶侃、尋陽太守周訪、歷陽內史甘卓等部合擊。
建興元年(313),率眾圍困周豈頁于潯水城(今黃梅西南),又攻武昌,被陶侃遣將擊破,退歸長沙。旋又遭陶侃、周訪等進攻而大敗。二年,遣王真襲擊陶侃于林障(今武漢漢陽東北),獲勝,后被周訪援兵擊破。三年,與陶侃、甘卓等前后數十戰,將士多死,求降于丞相司馬睿,任巴東監軍。但晉諸將仍攻之不已,遂憤而復反,遣王真領3000精卒為奇兵,出江南,向武陵(今湖南常德),斷晉軍運路,徑向武昌,在巴陵被陶侃部將擊敗,遁還湘城(今長沙)。遣部將杜弘、張彥襲殺臨川內史謝摛,攻占豫章(今南昌),旋被周訪擊破。
弢受命后,諸將殉功者攻擊之不已,弢不勝憤怒,遂殺運而使其將王真領精卒三千為奇兵,出江南,向武陵,斷官軍運路。陶侃使伏波鄭攀邀擊,大破之,真步走湘城。于是侃等諸軍齊進,真遂降侃,眾黨散潰。弢乃逃遁,不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