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為什么寵信和珅
乾隆帝寵信和珅起碼有七大理由,這都是些什么呢?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乾隆帝為什么寵信和珅,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乾隆帝為什么寵信和珅: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乾隆帝對和珅極為寵信有加?筆者認為有七大理由:
1、和珅此人確實有才,他從官學畢業后考過一次科舉,但落第之后就聽從其岳父的意見去選了侍從,有一次乾隆用論語中一句話來下旨,虎兕出于匣,當時在場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和珅啟示說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責任,被乾隆賞識。
還有一次就是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書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燈,當時和珅就問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訴他之后,和珅就把書上的注全部背了出來??梢姾瞳|有才是乾隆重用的一個原因。
2、據說和珅長相清秀,乾隆覺得其酷似因乾隆被處死的一個妃子,而且和珅名字中的“珅”字,與乾隆三阿哥的名字頗為相似,三阿哥永珅,英年早逝,乾隆一直對他有一種愧疚之情,故而重用和珅。
3、和珅擅長拍馬屁,在乾隆日益昏聵的老年,越來越聽不進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詡十全老人,認為自己能夠及的上祖父康熙、父親雍正,而和珅就用此來麻醉乾隆。
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愛戴他的母親皇太后。所以和珅就竭盡自己的一切解數來討好皇太后,特別是在皇太后歸天的時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樣說幾句無關痛癢的話,而是時刻陪在乾隆身邊,痛哭流涕,一連幾天,茶不思,飯不想,贏得了乾隆的好感。
4、和珅被乾隆重用初期,確實做過幾件令乾隆高興得事情,比如審判李侍堯,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印象。而且和珅在官學內苦讀,掌握了漢,滿,藏,蒙語,在關鍵時刻總能發揮作用,深得乾隆喜愛。
5、和珅的斂財技巧爐火純青,能為老年乾隆的無限制揮霍提供財源,在乾隆晚年幾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撈錢本領給乾隆帶來了想不到的好處。
6、關于乾隆與年貴妃的故事雍正皇帝的太子弘歷,也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有一次見到年貴妃,就被皇娘的美貌打動,他想調戲年貴妃,就從后面去蒙年貴妃的眼睛。年貴妃以為是哪個宮女戲耍,拿起梳子往后一揮,右臂貼近弘歷前額。弘歷急忙抓住年貴妃的玉臂,年輕美貌的年貴妃回頭一看,見是風流倜儻的太子,就勢倒在太子懷中。這一情景正好被弘歷的母后和隨行的宮女們看見。他母后想,這個消息要是傳出去,會影響皇家的名聲,說皇太子戲弄皇帝的妃子;這個女人一旦勾住了弘歷的魂,說不定還會鬧出更大的事來,直接影響兒子弘歷繼承皇位。他的母后為“殺一儆百,以絕后患”,就背著雍正皇帝,賜年貴妃三尺白綾自盡。
待弘歷趕來之時,年貴妃已經自縊氣絕身亡了。他抱著年妃捶胸頓足,連聲說:“是我害了你呀!是我害了你呀!”年貴妃的貼身宮女上前跪下說:“太子,貴妃自縊前托奴婢轉告太子一句話:二十年后在人間與你相見。”弘歷聽說此話,更加悲痛,他撫著年貴妃的臉說:“年妃,如果我們倆真的有緣份,二十年后相見;如果此生不能相見,來生一定相見。相見時以此為記。”說完,咬破中指,在年貴妃的額頭上點了一記朱砂。
二十年過去了。當乾隆皇帝第一次見到和珅的時候,就發現和珅長得酷似當年死去的年貴妃,且額頭上也有一塊紅記。乾隆忘情地連喊了三聲“年妃”,希望“二十年后相見”之人能在和珅身上找到一點線索。乾隆問和珅:“你家里有姐姐妹妹嗎?”
和珅的回答令乾隆十分失望:“回稟皇上,奴才家中只有兄弟二人,和珅只有一個弟弟叫和琳。”
乾隆失望之余,隨口問起和珅的年紀,和珅的回答令皇上大為震驚──和珅出生的那一年,正巧是年貴妃死去的那一年。還有更巧的是,和珅額頭上也有一處和當年自己點在年妃額頭上的位置、大小、顏色都一模一樣的朱砂記。
于是乾隆認定和珅就是年貴妃轉世,就把和珅留在了身邊,以朝夕相伴,解除思念年貴妃之苦,同時把應給予年貴妃的恩寵加倍地給予和珅。和珅雖不明此意,但他善于曲意迎奉,討好皇上,官也就越當越大。
7、總結一下,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寵信,最重要的一條是揣測上意,能夠時刻替皇帝赴湯蹈火,把皇帝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辦,皇帝煩心的事情,和珅來辦。久而久之,乾隆自然就把和珅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了,當然會重用了。
和珅簡介: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字致齋,原名善保,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乾隆年間政治家、商人、詩人,中國歷史上的權臣之一,清朝歷史上的豪商,歷史上資產最多的官員。因為貪污過巨,被中國人視為巨貪。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連英特使馬戛爾尼也對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贊賞。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干,為政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并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并用賄賂、迫害、恐嚇、暴力、綁架等方式籠絡地方勢力、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成為后人所稱權傾天下、富可敵國的“貪官之王”、“貪污之王”。和珅亦同時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
以嘉慶帝、監察御史錢灃、大學士劉墉、翰林院編修范衷、軍機大臣王杰、戶部尚書董誥、禮部侍郎朱圭為代表的朝中清議力量,曾多次彈劾和珅,但由于乾隆帝的袒護,和珅均能化險為夷。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駕崩。僅僅五日之后,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抄家時發現,在和珅當權的二十多年中,其資產包括二千萬至三千萬多兩白銀(其中大部分為其違法工商經營所得,清代規定旗人不得經商,和坤利用內務府包衣奴才藉公務之便以皇室之名,借勢借端巧取豪奪,雖說經商,在大清律下仍是貪瀆的犯行)、兼并全國千百萬頃的土地以及數百處房產。在他的保護之下,他的家奴劉全也成了日擲千金的暴發戶。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條白綾賜和珅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