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歷史評價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歷史評價
《清史稿》:“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有年威福自專,歿后其屬人首告定罪除封。念定鼎之初王實統眾入關,肅清京輦檄定中原,前功勞未可盡泯。今其塋域榛蕪,后嗣廢絕殊堪憫惻。交內務府派人員修葺,并令近支王公按時祭掃。”
《清世祖實錄》:“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伊喜悅之人,不應官者濫升,不合伊者濫降,以至僭妄悖理之處,不可枚舉。不令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入朝辦事,竟以朝廷自居,令其日候府前”。
皇太極:“朕愛爾過于諸子弟,賚爾獨厚”。
濟爾哈朗:“昔太宗文皇帝龍馭上賓,諸王大臣共矢忠誠,翊戴皇上。方在沖年,令臣濟爾哈朗與睿親王多爾袞同輔政。逮后多爾袞獨擅威權,不令濟爾哈朗預政,遂以母弟多鐸為輔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稱皇父攝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攝政王行之。儀仗、音樂、侍從、府第,僣擬至尊。擅稱太宗文皇帝序不當立,以挾制皇上。構陷威逼,使肅親王不得其死,遂納其妃,且收其財產。更悖理入生母於太廟。僣妄不可枚舉。臣等從前畏威吞聲,今冒死奏聞,伏原重加處治。”
豪格詛咒多爾袞是“有病無福”之人,多爾袞身材細瘦,素患風疾,常常頭昏目眩,壯年猝死,大抵跟縱欲有關。隨著權力的迅速膨脹,多爾袞的生活窮侈極欲,“于八旗選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爾喀部索取有夫之婦”,還逼娶朝鮮公主,又嫌其不美,讓朝鮮再選美女,搞得朝鮮朝野大怨。
衛匡國:“他具有超人的謀略和精明,并以勇武和忠實著稱。他的聰明才智使最有學識的中國人都欽佩不已,他的公正仁慈贏得平民百姓的愛戴。”“阿瑪王使韃靼獲得了中國,由於他的賢明公正仁慈和軍事才能,韃靼人和中國人都對他很敬畏。這個當權者的死給朝廷帶來很大的麻煩。”
竹內藤右衛門:“九王子是皇帝的叔父,是一位年在三十四五歲,身材瘦長,留有美髯,是個皮膚微黑,面貌英俊,目光銳利的人。他是皇帝下面第一個有地位的人,其他各王和所有的臣下,都尊重他,上上下下都怕他。”
乾隆帝:“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有年威福自專,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創制規模。奉世祖入都成一統之業,功勞最著。王之立心行事實為篤忠,感厚恩明君臣之大義。”“睿親王多爾袞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邊疆。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大業,厥功最著。”
徐珂:睿親王多爾袞以元勛懿戚,橫被流言,乾隆朝,始特旨昭雪,復爵予謚。
蔡東藩:若清則國勢方盛,太宗晏駕,以六齡之幼主,安然即位,多爾袞等忠心輔幼,竟爾匕鬯無驚。至于明社已屋,又由多爾袞出師,唾手中原。
周汝昌:多爾袞既亡,清政局遂一大變。
顧誠:對于清廷的最高統治者攝政王多爾袞來說,勝利卻來得太容易,他以為清朝的兩大對手大順、南明都已經被徹底打垮,剩下的事不過是接管地方,享受勝利果實而已。
劉為:多爾袞短暫的一生中,戎馬戰事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在整個皇太極統治17年期間,多爾袞主要經歷是統軍作戰,并逐漸成為皇太極的親信,以此積累了軍事實力和從政經驗。
李治亭:在清朝開國史上,攝政王多爾袞無疑是決定清朝命運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在明清興亡的關鍵時刻,毅然決策進關奪權;又在關鍵時刻,指揮關鍵的山海關決戰,一舉擊敗李自成,清朝順利進關;再決策,定鼎北京;國家初成一統!從一定意義上說,多爾袞之開創清朝歷史新紀元,與努爾哈赤之開國奠基一樣,同具深遠的歷史意義。
李鴻彬:多爾袞是清開國時期的一個有影響的重要人物,入關前他是太宗皇太極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建立許多戰功,成為智勇雙全的著名將領。他繼承了太祖、太宗入主中原,統一全國的遺愿,輔佐年幼的順治帝建立清王朝,是清開國的第一大功臣。
愛新覺羅·多爾袞的父母
父親: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母親:阿巴亥,烏拉那拉氏
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兄弟
兄:愛新覺羅·阿濟格
弟:愛新覺羅·多鐸
看了“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歷史上多爾袞的故事
2.多爾袞怎么死的
3.多爾袞是怎么死的
4.歷史對吳三桂的評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