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評價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文學家,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評價
高爾基說過:“就表現力來說,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亞可以同他媲美。”但他的頹廢又讓托爾斯泰嘆息:“不能奉為后世楷模”。哈洛卜倫(Harold Bloom)寫《西方正典》,在俄國文學中只選了托爾斯泰,因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總有一股邪氣,他本人又是每賭必輸的賭徒。
魯迅稱他是“人類靈魂的偉大的審問者”,“到后來,他竟作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時也是殘酷的拷問官而出現了。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試煉它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來。“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開創心理敘事的鼻祖,但他絕對是發展心理和意識描寫的一代宗師,其于身后影響巨大,西方的眾多作家都將其奉為圭臬,以至于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可或多或少地發現陀氏的影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
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錢;光有金錢而沒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會是會崩潰的。 —— 陀思妥耶夫斯基
要想獲得一種見解,首先就需要勞動,自己的勞動,自己的首創精神,自己的實踐。 ——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切都會過去的,惟有真理長存。 —— 陀思妥耶夫斯基
愛情是無邪的,神圣的。 —— 陀思妥耶夫斯基
要正直地生活,別想入非非!要誠實地工作,才能前程遠大。 —— 陀思妥耶夫斯基
沒有理想,即沒有某種美好的愿望,也就永遠不會有美好的現實。 ——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癡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癡》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返文壇后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寫于一八六七年秋至一八六九年一月。它揭露了資本主義殘暴不仁,顯示出作者高度的藝術才華。
小說描寫19世紀60年代出身貴族家庭的絕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躪,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筆錢要把她嫁給卑鄙無恥的加尼亞。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會上,被人們視為白癡的年輕公爵梅詩金突然出現,愿無條件娶娜斯塔霞為妻,這使她深受感動。在與公爵即將舉行婚禮的那天,她盡管深愛著公爵,但還是跟花花公子羅果仁跑了。最后遭羅果仁殺害。小說對農奴制改革后俄國上層社會作了廣泛的描繪,涉及復雜的心理和道德問題。
作品表達了世界本是就是無法用理性去量化的,甚至是超越人的想象的。人無可探知、無法實現的都是不需要去思考的,去思考且去實踐的人都是“白癡”。這應該是對許多啟蒙思想家所推崇的“人的邏輯計算必然符合自然規律,人算等于天算”的絕妙諷刺,這種過于相信世界可計算,把所有矛盾、意志神動排除在外的邏輯實際上是人類的驕傲自大。
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評價”還想看:
1.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誰
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介紹
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