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大揭秘:呂雉的野史
戚姬幕前得寵呂雉在幕后冷笑可謂是史上第一后宮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真相大揭秘:呂雉的野史,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真相大揭秘:呂雉的野史
對劉邦,呂雉其實有三怨!
史家對呂雉的評價是“為人剛毅”,這個評語多見于征伐四方的武將或酷吏。用在一個女人身上,可非同一般。但這個評價不是憑空捏造的,在韓信、彭越的死亡事件中,呂雉充分體現了她的“剛毅”。孝惠即位后二年,齊王劉肥來朝拜皇帝,孝惠皇帝認為劉肥是自己的哥哥,讓他坐上座,慈祥的太后立刻發怒,斟了兩杯毒酒,讓齊王為自己祝壽,其實是讓他喝毒酒,結果孝惠皇帝也拿毒酒祝壽,呂后害怕兒子中毒,打翻了杯中酒,齊王劉肥看出蹊蹺,假裝醉酒,才保住一條小命。可見呂雉的為人。
但人彘悲劇的發生,更是積怨已成刻骨仇恨。
呂雉的第一怨,是進門就當媽。
呂雉嫁給劉邦之前,是個富家小姐。老爹呂公很喜歡這個女兒,要把她嫁給貴人。誰是貴人呢?沛縣的縣令求婚,呂公不答應。倒認準了劉邦,非把女兒嫁給他不可,依據是劉邦的面相大貴。老婆呂媼發怒,也阻攔不了他。
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的職位是秦朝的一個亭長,秦漢每十里設立一個亭,所謂亭長,其實就是一種基層干部。但說是基層干部,卻又遠不如現在的那些鄉長、村長那么威風。因為秦朝法令嚴苛,劉邦薪水不高,事情倒不少,呂雉要料理家務的同時,還是要下地干活的——你想想,現在哪個村長的老婆還會干農活?所以《史記》記載: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
更要命的是,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已經與某曹姓女子有過一段風流史,且有了一個兒子,叫劉肥。所以,呂雉小姐一進劉家門,就當上了后媽。
呂雉的第二怨,是先進大牢再做人質,眼看著公公差點下了油鍋。
不久劉亭長帶領大伙造反,官府抓不著劉邦,先把他老婆呂雉關進了大牢,這真是無妄之災。好在有朋友照應,總算不至于吃多大苦頭。劉邦此后投奔項家,呂雉帶著兒女,跟夫從軍,當然享太平福是不可能,丈夫忙于軍務,也不可能有太多時候陪老婆逛街,但總算一家人在一起,心里也塌實。
后來劉邦被封漢王,去了漢中,呂雉有沒有跟去呢?依照史記記載,應該是留在了沛縣照顧老人和兒女。這是不是項羽扣留人質的意思,不是很明白。但不久風云突變,劉邦和項羽開打,一敗涂地,把老爹和老婆丟給了項羽,《史記》記載:項羽取漢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軍中以為質,呂雉可就確確實實成了項羽軍中的人質了。
做人質可不是好玩的,項羽與劉邦對峙的時候,就以烹殺劉太公要挾劉邦,劉邦說:“項羽俺們可是哥們,俺爹就是你爹,那烹俺爹不就是烹你爹,煮熟了別忘了分俺一碗肉湯喝。”項羽發怒,要砍劉太公,被人勸住,好歹沒殺。這時候呂雉在哪呢?和公公一樣,也被五花大綁,如果公公煮熟了,下一個就該她了。目睹這驚心動魄的場景,呂雉眼看著公公差點下了油鍋,膽戰心驚的滋味,無須多言。
呂雉的第三怨,是重逢之時劉邦已另有所愛。
楚漢一度休戰,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此時,呂雉和劉太公終于回歸漢營。但呂雉和劉邦的重逢喜中摻憂,因為在劉邦的身邊已經有了另一個女人。她就是戚姬。
與已經成為黃臉婆的呂雉相比,戚姬年輕貌美,而且擅長跳舞,特別是一支叫“翹袖折腰”的舞蹈,細腰美女,長袖善舞,這是春秋以來中原流行的舞蹈藝術,與唐代流行的胡旋舞(楊貴妃擅長此舞,有趣的是安祿山也擅長此舞)相比,可以說是標準國粹。
戚姬還長于調弄一種叫“瑟”的樂器,當時該樂器的流行和受歡迎程度相當于現代的吉他,喜歡唱歌的劉邦,也相當喜歡這種樂器。當戚姬鼓瑟,劉邦隨聲唱和,唱到極樂處,美人翩翩起舞,如此的快樂愉悅,是呂雉無法給予劉邦的。
可問題就在于:戚姬越是受寵呂雉便越是仇恨,劉邦尚在之時呂雉尚需忍耐,而老劉不在了呢?呂雉這便笑了:老娘這就來了!
結局是可怕的。戚姬最終被做成了人彘,她的兒子也死于一杯毒酒。
呂雉的簡介: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后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后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
呂后為人有謀略,漢初,呂后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分裂勢力鞏固統一的局面。前195年,劉邦駕崩,太子劉盈繼位,史稱漢惠帝,尊呂后為皇太后,惠帝仁弱,實際朝政由呂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呂雉立劉盈子(其實并非劉盈之子,而是一宮女之子)為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所以有怨言。呂后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號令皆出太后”,呂后先后掌權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中的第一個。呂后當政時,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后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后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后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事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