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買題”案的真相
風流才子唐伯虎“買題”案,竟因為寫得太好被疑作弊?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唐伯虎“買題”案的真相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唐伯虎“買題”案的真相|:
唐伯虎是中國歷史上頂尖的畫家、書法家,給后世留下了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形象。然而,在科舉考試的路上,他卻是個十足的悲情人物。
1499年是唐伯虎命運轉折的年份,他憑借此前考秀才、考舉人連得第一的優異成績進京趕考會試。3500多名考生齊聚京城,江南大才子唐伯虎被認為是第一名的熱門人選。
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會試之后,有人舉報唐伯虎和徐經向副主考官程敏政買考題,說唐伯虎在考試前送給他們看的八股文的標題與會試的考題非常接近。孝宗皇帝遂命正主考官李東陽認真復查所有試卷,調查結果說明程敏政沒有偏袒照顧唐伯虎。
為了把問題調查清楚,孝宗皇帝下令把舉報者華昶和有買考題嫌疑的唐伯虎、徐經都抓起來,唐伯虎淪為一名階下囚。遭受嚴刑拷打之后,唐伯虎交代自己確實拜訪過程敏政,并且送了禮,程敏政也幫他猜過考題。會試時,程敏政把這些猜的題目作為了正式的考題。
這樣,唐伯虎和程敏政涉嫌泄露考題,唐伯虎被革掉舉人。這起科場案成為他人生的噩夢,直到臨死前,他還說:“二十年余別帝鄉,夜來忽夢下科場。”
回鄉之后,他辭去了衙役職務,歸隱鄉間。沒有了功名利祿的雜念和誘惑,唐伯虎開始縱情山水,游戲人生。可以說,這起科場舞弊案,雖然關閉了唐伯虎從政為官的大門,但也開啟了他專注藝術創作、成就一代大師的道路。
唐伯虎點秋香的歷史真相:
明代吳中大才子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傳說他恃才傲物,放浪不羈,每遇到開心之事,便縱情開懷。民間更是流傳著“唐伯虎點秋香”的美談,九十年代上映的周星馳版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更是將唐伯虎的這一事跡普及到華人社會的每一根神經末梢。
但歷史上真的上演過這么精彩的“唐伯虎點秋香”嗎?答案是令人失望的,是沒有。但“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卻絕不是無中生有,在《中國野史大觀》中記載了一件唐伯虎,為一名非常中意的女子隱名為仆的事。只不過那位女子不見秋香,而叫桂華。書中說,當時錫山華虹山學士府中有一個叫桂華的婢女,深得華夫人喜愛。有一次,唐伯虎出外游玩時,碰巧撞見了桂華等幾個人,沒想到,唐伯虎竟對她一見鐘情,欲罷不能,此后腦袋里常常閃現桂華的漂亮身影。
當得知桂華是華府的婢女后,他左思右想,竟然想出一個讓人頗感意外的主意,那就是到華府當差,放長線釣大魚,走穩扎穩打的路線,爭取娶到桂華。化名為華安的唐伯虎,先到華府應聘了伴讀的差事,結果他的文采很快就被華學士發現,又讓他作了親隨,掌管文房。唐伯虎一則有真才實學,二則為了在華府扎下根,做事很用心。所以,很得華學士賞識,不久又讓華安掌管典鋪,華安一樣管理的井井有條,賬目更是絲毫不差。
華學士越來越喜歡華安,就想讓他長久地留在府上幫助自己做事,但華安光棍兒的身份令他憂心。于是他將自己的想法私下里和華夫人商量了一番,華夫人搞這種保媒拉纖的活兒,自然比華學士在行。通過旁敲側擊,很快就了解到華安原來是中意婢女桂華。這樣機緣巧合的大好事,還有不成全之理?于是,在華學士和華夫人的幫助和撮合下,華安與桂華擇吉日便成婚了,婚后二人恩愛日深。
后來的民間傳說“唐伯虎點秋香”,應該就是在這件事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至于一些影視作品中,唐伯虎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唐伯虎29歲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被打擊后,思想逐漸轉變到“春光棄我竟如遇”的境界上來,后來更是變成了“猖狂披髦臥茅衡,萬里江山筆下生”的失意者。到后來更是落得潦倒落魄的境地,自稱為“布衣之士”。試想在這種境遇之下,唐伯虎能有自詡“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狂妄之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