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與吳三桂的故事
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歷盡打拼殺入北京紫禁城城,之后燒殺淫掠 建立了所謂“大順王朝”,但卻因為搶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導(dǎo)致吳三桂反目將清軍引狼入室,使大順國頃刻化為灰燼。一個絕色歌姬,怎么就成了兩個王朝覆滅的導(dǎo)火索?她與吳三桂的情緣怎樣影響了歷史的走向?“紅顏”真的成為歷史的禍水了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zhǔn)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吳三桂與陳圓圓:改朝換代的亂世情緣
艷冠群芳的陳圓圓
陳圓圓本是吳越地今江蘇常州的歌妓,因容貌絕色、才藝雙全而名揚(yáng)四方,我們常聽的 “秦淮八艷”中,就有她一席之位。這樣出眾的香艷,各路野史集本記載得五花八門,大家看個熱鬧就夠了。我們這里只講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
陳圓圓原名邢畹芬,常州奔牛鎮(zhèn)上的一個小家碧玉,父母早亡,從小與祖母相依為命,祖母送她到鎮(zhèn)上的私塾讀書,私塾先生為她改名為沅。邢沅十四那年,祖母臥病不起,家中沒有了收入,為給祖母治病邢沅左借右貸,終至負(fù)債累累。邢沅被騙去蘇州做事,到了蘇州才知道自己要被賣到教坊中做歌妓。
在教坊,邢沅學(xué)習(xí)了歌舞琴畫,由于她天賦穎慧,很快就在教坊中嶄露頭角,歌舞尤占魁首。鴇母為她改名陳圓圓,高張艷幟,招攬貴客,不久就成了名霸一方的紅人,傾倒了無數(shù)王孫公子。還有一種傳說:重利輕義的姨夫?qū)A圓賣給蘇州梨園,善演弋陽腔戲劇。初登歌臺,圓圓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云出岫,鶯聲嚦嚦,臺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
少年成名的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生,是原錦州總兵吳襄的兒子,出身于遼西將門望族,自幼習(xí)武,善于騎射。吳三桂少年英俊,智勇過人,成名于十八歲,其父吳襄帶領(lǐng)五百名士兵出錦州城巡邏,被皇太極的數(shù)萬大軍重重包圍,世居遼西的望族祖大壽與吳三桂登上城樓觀戰(zhàn),大壽以城內(nèi)兵少不肯出兵相救,吳三桂竟率二十多名家丁將其父吳襄救出重圍。皇太極說:“吾家若得此人,何憂天下?”
吳三桂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等的教誨和影響下,既學(xué)文,又學(xué)武,不到二十歲就考中武舉,(選拔武將的一種考試制度)從此跟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親率近六萬大軍,避開明朝構(gòu)筑的寧錦防線,繞道蒙古直趨北京。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反問計,誤將袁崇煥逮捕入獄。祖大壽驚恐萬狀,攜吳襄與吳三桂父子及遼兵一萬五千人自北京倉皇撤軍。急返寧遠(yuǎn),以圖自保。這一年吳三桂17歲。
崇禎四年(1631年)的大凌河之戰(zhàn)中,團(tuán)練總兵吳襄率馬步四萬余支援大凌河祖大壽,結(jié)果吳襄臨陣逃脫,后被削職。而另一說法:吳襄因貽誤戰(zhàn)機(jī)而被革職,同時吳三桂則升為寧遠(yuǎn)總兵。
崇禎五年(1632年)六月,為平息山東登州參將孔有德等兵變,吳襄隨副將祖大弼出征山東,最后孔有德從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后金,而吳襄恢復(fù)了總兵職務(wù)。隨著吳襄官復(fù)原職,吳三桂也在當(dāng)年任游擊,時年20歲。
崇禎八年(1635年),吳三桂被擢為前鋒右營參將,時年23歲。 如今國難當(dāng)頭,急需將才,所以朝廷又將他提拔出來,以鎮(zhèn)守國門,還連帶起用他父親吳襄為京營提督。一時間,吳家父子兵權(quán)在握,成了京城里的熱門人物。
吳三桂與陳圓圓相遇
亂世之時誰都想得到軍隊的庇護(hù),所以吳三桂離京赴任時,京城里的達(dá)官顯貴紛紛設(shè)宴為他餞行,想為自己今后找下個靠山。嘉定伯周奎自然也不落后,在府中擺下珍肴美酒款待吳總兵。這天,除了數(shù)不清的山珍海味呈列在吳三桂面前外,還有周府中絕色的歌舞姬陳圓圓在席前奉歌獻(xiàn)舞。
陳圓圓對吳三桂的大名早有耳聞,她身披白紗舞衣從重重簾幕中緩緩出,一段輕舞后,在廳中站定,隨著動人心弦的樂器聲,唱起了小調(diào)。把上座的吳三桂迷得欲醉欲仙,捧著酒杯,眼癡迷迷地盯著陳圓圓,好半天忘了喝酒,也不知擱下酒杯。
陳圓圓歌罷,奉周奎之命捧了銀壺來為吳總兵斟酒,吳三桂心蕩神移地接了酒,一飲而盡,兩人四目相對含情脈脈。
宴散前,吳三桂悄悄對周奎說:“倘以圓圓送我,戰(zhàn)亂之時,我會先保貴府,再保大明江山!”周奎會心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第二天,吳三桂派人帶了千兩黃金作聘禮,到周府求婚。周奎早已準(zhǔn)備好豐盛的嫁妝,當(dāng)天就親自把陳圓圓送到了吳家。
此時邊關(guān)戰(zhàn)事已急,吳三桂王命在身,可他還是擠時間舉辦了隆重的納禮,享受了洞房花燭夜,吳三桂再啟程赴任。
吳三桂就被崇禎趕回了寧遠(yuǎn),在遼東的日子里,他除了面對清軍,就是給家里寫信,要家人好好照顧陳圓圓,這么看來,吳三桂對待陳圓圓絕對不是普通的小妾,這個“桂圓”組合還是相當(dāng)甜蜜的。
沖冠一怒為紅顏
吳三桂離開京城不久,闖王李自成便率起義大軍攻陷了北京,建立了大順王朝。崇禎曾連忙給吳三桂下了急詔,讓他從寧遠(yuǎn)撤回來打北京保衛(wèi)戰(zhàn),而吳三桂并沒有馬不停蹄地往回奔,直到崇禎皇帝自縊之后,他也沒回來。
崇禎十七年三月,隨著崇禎帝以身殉國,李自成的大順軍大隊進(jìn)了城,這些憑著餓肚子起家的戰(zhàn)士們突然闖進(jìn)了這個國家的心臟,見了許多這輩子夢都夢不見的東西,他們瘋狂了。
李自成和他的隨從們是一樣的,他也對這里的金山銀山有著難以抑制的熱情,于是進(jìn)京之后的短短幾天里,他默許了一件事:軍紀(jì)暫息。這個舉動意味著數(shù)十萬瘋狂的士兵開始肆無忌憚地?zé)龤屄樱麄儽浦蝗税鸭依锏腻X財交出來,逼著千金閨秀給他們做小妾。
北京城中舊臣遺老全部遭到了李自成部下的搜捕,吳三桂父親吳襄及全家也在其列,而陳圓圓的美貌被闖王的心腹大將劉宗敏看中,于是奪為侍妾。“大順帝”李自成一方面派降將唐通帶著大量金銀前去勸降,另外逼迫吳襄寫信給兒子吳三桂,勸他來京受降,否則要他全家性命。
信派專使送到了山海關(guān)吳三桂手中,見信后,吳三桂動了心,他深知大明皇朝已無重興的可能,不如干脆順應(yīng)時勢,歸附了李自成,也好保全家人的性命。正準(zhǔn)備起身投誠時他突然想起了陳圓圓,在他的想象中圓圓應(yīng)是和家人一同在押,可他還是不放心,便隨口問了一句:“陳夫人現(xiàn)在何處?”來使如實(shí)相告:“陳夫人已被劉宗敏收入他府中。”
聽到這句話,吳三桂頓時火冒三丈,怒吼道:“豈有此理!”隨即抽出佩劍,一劍砍下來使的頭顱,他的打算也隨之徹底改變了。
無論正史野史,對于這一段記載幾乎都是,吳三桂聽說李自成的農(nóng)民軍在北京殘暴搶掠,連他們平西王府都沒有放過,而尤其他一心掛念的夫人陳圓圓,竟被李自成手下的大將劉宗敏占為己有,這個手握關(guān)寧鐵騎的漢子瞬間爆怒,大呼“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耳!?”便揮師退去,全殲了唐通的勸降部隊,與李自成正式反目死拼,并且一怒之下與清軍聯(lián)手。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guān)
吳三桂自忖光憑自己的兵力與闖王交戰(zhàn)難操勝券,于是派副將楊坤持書到滿清大營,迄求睿親王多爾袞出師相援,放八旗軍殺進(jìn)其夢寐以求了數(shù)十載的山海關(guān)。準(zhǔn)備好好地懲罰一下李自成的大順王朝,以泄痛失圓圓之恨。他是準(zhǔn)備以父母妻子的性命作代價的,而且還致書父親說:“父既不能為忠臣,兒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旁以誘三桂,不顧也!”堂而皇之地以盡忠于大明皇朝為借口,來陪上全家的性命。
吳三桂開關(guān)引清兵通往北京,正合多爾袞的心意,他立即發(fā)兵入關(guān)。李自成偵探得知清兵逼近的消息,就親自率領(lǐng)二十萬大軍向東迎去,同時帶上了吳襄作人質(zhì)。由于清軍與吳三桂的兵馬并肩作戰(zhàn),致李自成大敗,一怒之下,李自成馬前斬殺了吳三桂父親吳襄,并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高竿上示眾,回師京城后又殺了吳家父親老少共三十八口。
且還要?dú)㈥悎A圓,陳圓圓面對頭上的刀,沒有半點(diǎn)慌張,她平靜地說:“聽說吳帶著軍隊打回來了,因我的緣故,又興起戰(zhàn)火。把我殺了有何可惜呢?恐怕他因此而以死相拼,難以抵擋。”李自成想要帶上陳圓圓撤退,陳圓圓又說:“我既然已經(jīng)侍奉了大王您,哪里不想跟大王一塊兒走呢?只是擔(dān)心吳因我的緣故,窮追而不舍。“我從大王的角度考慮,覺得您應(yīng)該把我留下,可以起到緩敵的作用,我一定勸說吳不追擊您,以報答大王對我的恩遇。”李自成一聽有理,便無心貪戀美色。放棄陳圓圓,狼狽西行,大順王朝就因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可惜那邊吳三桂揮師緊追李自成的殘部,一心奪回心愛的女人。一直追到山西絳州,忽然京師有人來報,說是已在京城尋獲了陳圓圓,吳三桂喜不自勝,立刻停兵絳州,速派人前去接陳夫人來絳州相會。不再追擊敵人。
陳圓圓來到絳州時,吳三桂命手下的人在大營前搭起了五彩樓牌,旗旗蕭鼓整整排列了三十里地,吳三桂穿著整齊的戎裝親自騎馬出迎,其儀式之隆重決不亞于迎接圣駕降臨。
這一夜重會之歡勝似當(dāng)初洞房新婚,吳三桂將全家三十九人慘死的悲痛被他拋諸腦后,一心一意地享受著陳圓圓的魅力,一任李自成殘部渡過黃河回了陜西。李自成從此亡命天涯,有說死于湖北九宮山,有說躲在湖南石門夾山,隱身做了和尚。
陳圓圓遁入空門
此時京城里也正熱鬧,多爾袞組織人馬隆重地迎接清世祖順治帝入關(guān),在北京建立了大清朝廷,準(zhǔn)備全盤控制整個江山。為了表彰吳三桂開關(guān)請兵之功,清朝廷冊封他為平西王,并賞銀萬兩,吳三桂竟然也不加思索地接受了下來。這樣一來,當(dāng)初請兵相助的初衷完全變了質(zhì),不折不扣地成為開關(guān)延敵的民族叛徒。
在昆明穩(wěn)定下來后,吳三桂冠冕堂皇地以王爺自居,并提出封陳圓圓為平西王妃,不料陳圓圓卻不肯接受。
在山河動蕩之后,陳圓圓與吳三桂倒也著實(shí)情深相昵了數(shù)載。不過之后陳圓圓逐漸老去,吳三桂便再納新妾,這個曾經(jīng)被稱為顏傾天下的女子年老色衰并無心爭寵,雖出身倡優(yōu)實(shí)際性格恬靜,她選擇了離開王府,出家為尼。法號,寂靜。寂靜寂靜而已。要什么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傳奇,要什么且以深情共白首的承諾,到頭來還不是寂靜——寂寞一場,寧靜一場。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