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蟠龍菜”的趣談
“蟠龍菜”明代聞名遐邇,源于保嘉靖皇帝登基有功,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關于“蟠龍菜”的趣談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關于“蟠龍菜”的趣談:
龍是我國民間備受歡迎的“動物”。自古以來,人們既尊崇它,又親近它;既把它當神靈供奉,又用它來美化生活,創造出多姿多彩的“龍文化”。在餐飲美食上,人們也常將龍的形象、龍的精神賦予美味佳肴,烹制出各式各樣的“龍菜”。
我國各地以龍命名的菜肴很多,如山東的“龍眼鳳肝”,江蘇的“龍須魚面”,福建的“龍身鳳尾蝦”,黑龍江的“飛龍湯”,北京、遼寧等地的“游龍戲鳳”……都是久享盛譽的名菜。這些菜之所以聞名,固然因其本身品質優良、烹飪技術高超,但由于都沾上了“龍澤”,便豐富了形象、提高了品位,也更加富有魅力。
也有的“龍菜”,是古人崇尚的“龍肉”。盡管在今人看來,龍是想象中的“動物”,但古人卻認為,龍不但真實存在,而且龍肉是絕佳的“美味”。《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就記載說:夏代,有一個叫劉累的人,曾跟豢龍氏學“擾龍”。后來一條雌龍死了,他便將龍肉腌制后獻給了夏后。夏后一嘗覺著龍肉味美無比,沒有吃夠,便打發人又向劉累要。劉累拿不出來,害怕夏后怪罪他,便偷偷地逃到了魯國……《晉書·張華傳》中也講了一件吃龍肉的事:有一次,西晉大文學家陸機用別人送的一條“咸魚”招待張華等文友。張華揭開鍋,先嘗了一口,說道:“這是龍肉!”
見眾人懷疑,張華又說:“你們若不信,就在上面澆上酒,必定會有神奇的變化。”有人立即將酒澆在“咸魚”上,果然發出了五色光芒。陸機隨即向送“魚”人打聽“魚”的來歷,那人便說:“這條‘白魚’是從園中茅草下撿來的,形狀很特殊。把它腌成‘咸魚’,味道極為鮮美,所以將它送給您……”這些傳說雖有些荒誕,卻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多彩,在豐富了“龍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飲食文化。
還有的龍菜,既是美味佳肴,又有政治內涵,甚至還關系到帝位之爭和江山更替。如湖北鐘祥縣的“蟠龍菜”,明代就聞名遐邇,是明宮“皇菜”之一。這道菜來源于這樣一個傳說:明武宗臨死前,曾傳旨給封到外地的兩個兒子,誰先進北京誰繼承帝位。封在湖北鐘祥縣的興王朱厚熜為免去晉京路上的許多麻煩,決定扮成欽犯進京,并下令城中廚子連夜制作一種吃肉不見肉的食品。
有位廚子受紅薯的啟發,把魚、肉剔骨去皮,剁碎混在一起,加上各種作料,制成外包雞蛋皮的“紅薯”。朱厚熜一路吃著這樣的“紅薯”,又有營養,又節省時間,因而搶先進了北京,登上皇位,成了“嘉靖皇帝”。因這道“紅薯”菜保皇有功,故被嘉靖皇帝欽賜“蟠龍菜”,從此聲名鵲起。明代詩人樊國楷曾寫詩贊美此菜:
山珍海味不須供,
富水春香酒味濃。
滿座賓客呼上菜,
裝成卷切號蟠龍。
后來,蟠龍菜又有新的發展:以瘦豬肉、肥肉膘、鮮魚片、雞蛋清、綠豆干粉、蔥白、胡椒、食鹽等為原料,剁成餡,紗布過濾后加其他作料拌和,再用蛋皮包裹,最后盤成龍形,入籠蒸熟即成。因此菜色澤鮮艷、造型生動、肥而不膩、香味綿長,深受人們歡迎,故作為特有名菜佳肴列入《中國菜譜》,享譽海內外。
蟠龍菜簡介:
蟠龍菜,又稱盤龍菜、卷切,俗名剁菜,被稱為"鐘祥三絕"之一 ,是湖北省鐘祥市特有名菜佳肴,已列入《中國菜譜》,其制作技藝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蟠龍菜誕生于明武宗年間,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時,迄今已有約500年的歷史,其主要原料有雞蛋、豬肉、魚肉、蔥姜等,菜品特色是色澤鮮艷、肥而不膩、肉滑油潤,香味綿長。
蟠龍菜是鐘祥地區人們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離不開的傳統名菜,凡大宴必有"龍席";其吃法在傳承中也不斷推陳出新:可蒸、煎、炒、餾,可做火鍋、下面條、氽湯等。
2014年5月1日,湖北省地方標準《蟠龍菜》(DB42/T635-2014)獲得批準并公布。
湖北省鐘祥市的“蟠龍菜”,是我國明朝時的宮廷“皇菜”,如今已是列入《中國菜譜》的名肴之一。 蟠龍菜色美味鮮,香嫩可口,油而不膩,蒸,炸,熘,炒、燴,不同的烹調方法,具有不同的特色深受人們的歡迎。
食用蟠龍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時節最好,因為秋冬季是人們進補的好時機。蟠龍菜的大部分原料是青魚和草魚,魚則是進補的好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2倍,且屬于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作用,其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蔬松癥。中醫理論證實,草魚有平肝、祛風、活痹、截瘧之功效,可治虛勞及風虛頭痛。青魚有補氣養胃、化濕利水、祛風解煩等功效,可治療氣虛乏力、胃寒冷痛、腳氣、濕痹、瘧疾、頭痛等癥。
烹制方法:
1.將豬瘦肉剁成茸,放缽內,加清水浸泡半小時,待肉茸沉淀后瀝干水,加精鹽5克、淀粉100克、雞蛋清、蔥花、姜未,邊攪動邊加清水,攪成粘稠肉糊。
2.魚肉剁成茸,加精鹽、淀粉攪上勁透味成粘糊狀。
3.雞蛋攤成蛋皮。魚茸、肉茸合在一起拌均勻,分別攤在雞蛋皮上卷成圓卷上籠,在旺火沸水鍋中蒸半小時,取出晾涼,切成3毫米厚的蛋卷片,取碗一只,用豬油抹勻。將蛋卷片互相銜接盤旋碼入碗內,上籠用旺火蒸15分鐘取出翻扣入盤。炒鍋上火,加雞湯、鹽、味精,勾芡,淋入熟豬油10克,點綴花飾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