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四大家族的趣談
紅樓夢中四大家族害人為什么都不受懲罰?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紅樓夢四大家族的趣談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紅樓夢四大家族的趣談:
《紅樓夢》中圍繞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出現了幾十起人命案,雖然受害人大多蒙冤而死,但最終都石沉大海,主子們基本上沒有受到國法制裁,只有薛蟠在四大家族走向衰敗之后,確乎下了大獄,但沒多久就出來了,繼續當他的少爺。那么,作為封建貴族集團代表的四大家族,都采取了哪些方式輕松搞定了這些人命案呢?
1,提撥親信 官官相護
薛蟠霸占英蓮為妾,將馮淵打死。馮家“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做主”,薛蟠“沒事人一般”,連新上任的應天府尹賈雨村聽了也大怒道:“哪有這等放屁的事,打死人竟白白走了拿不來的!”但是當賈雨村知道薛蟠是賈政的外甥,而自己是靠著賈政和王子騰的聯名舉薦才補升金陵應天府尹之后,為了靠緊這棵大樹,也為了知恩圖報,他胡亂結了此案,還悄悄致信賈政說:“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
2,無中生有 借刀殺人
比如賈赦,看上了窮書生石呆子的幾把扇子,石呆子不肯出賣,賈赦就串通賈雨村“設了法子,訛他拖欠官銀,拿他到了衙門里去,說所欠官銀,變賣家產賠補”,最終扇子到了賈赦手中,石呆子選擇了自盡。
而王熙鳳為了貪圖三千兩謝銀弄權鐵檻寺,冒充賈璉給云南節度使云光修書,讓云光出面拆散張金哥和守備之子的婚姻,害得這一雙青年男女自殺殉情。
3,耍兩面派 逼死對手
王熙鳳進賈府沒多久,四個陪房丫頭就讓她害死了三個。聽說和丈夫私通的鮑二家的上吊死了,她厲聲喝道:“死了罷了,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沒有任何道德底線,也不畏朝廷國法,并以此為能,洋洋自得。
之所以所向披靡,主要在于王熙鳳是一個特別喜歡立牌坊的女人。奴仆們對她的評價是:“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臉上笑著,腳下使絆子”——在賈母王夫人面前她是孝順勤快的晚輩,在寶玉黛玉面前是關愛備至的嫂嫂,在尤二姐秋彤面前是個大方賢惠的正房,在劉姥姥面前是個精明慷慨的管家奶奶。這么好的外在形象讓王熙鳳作案時極為囂張,自稱“從來不信什么陰司報應的,憑是什么事,我說行就行”。
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賈璉偷娶尤二姐后,王熙鳳把尤二姐騙進賈府,調唆秋彤凌辱尤二姐,在賈母面前敗壞尤二姐,不斷給尤二姐施加精神壓力。得知尤二姐懷孕,又暗下虎狼方致使尤二姐流產,最終尤二姐受不了虐待吞金自盡了。
4,以家法論處
金釧因為和賈寶玉說了幾句玩笑話,被王夫人攆出園子,只得投井自殺;晴雯因為性格要強加上長相有些像林妹妹,就被王夫人認定為狐貍精,在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重病中被拖下炕,負辱抱屈而死;司棋和潘又安戀愛,成為王熙鳳叫板婆婆邢夫人的絕佳口實,被王熙鳳當眾羞辱,攆出大觀園,最后這一對少男少女也雙雙殉情。
在王夫人、王熙鳳這些主子眼里,家法、宗法遠遠高于國法,即便是害死鮑二家的張華,頂多也就是落一個妒忌的名聲,花幾個錢沒有擺不平的。而國法對于貴族家庭中的命案,也抱著民不告官不究的放任態度,以致一旦觸怒主子,奴才們立即就沒了活路,逃跑的都不多,大部分都選擇了自盡了結。
在這些主子眼里,國法、宗法、家法,說到底都是為自己人服務的,保護誰犧牲誰,要看親疏遠近而非是非對錯。《紅樓夢》中的小悲劇,是社會上常有的事。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末期一部形象的微縮歷史,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錯綜復雜的矛盾和沖突。盡管書中強調四大家族是“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但是枉死的數十條人命不無在提醒人們,奴隸是沒有富貴鄉的,正如壓迫者不會有長久的天堂一樣。
紅樓夢的未解之謎:
自《紅樓夢》誕生200多年來,便以精湛的藝術魅力為人們所喜愛,并成為世界文學經典之一。然而,縱觀《紅樓夢》,仿佛是一座曲折幽冥的迷宮,一直存在著數不勝數的難解之謎。
作者之謎:
關于《紅樓夢》的作者,已爭論了200多年,現在公認的說法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但也有人認為是曹雪芹在石兄《風月寶鑒》的基礎上改寫而成的,還有的說“曹雪芹”是“子虛烏有”,不過是“抄寫勤”的諧音。但是石兄是誰?抄的又是何人之作,一直也沒有人得到確切的考證。而從目前已有的文獻中可以說明:曹雪芹創作《紅樓夢》不僅書中有交代,與他同時代人的詩文筆記中也有許多記載。但在《曹氏宗譜》里又沒有他的名字,他的家世生平也有許多不解之謎。
背景之謎:
《紅樓夢》到底寫的是哪個朝代的事情,作者在書中沒有做具體的交代,于是許多研究者通過對書中有關服飾、發型、官職、陳設、稱呼的描寫,反復推論,并得出各自的結論。有人認為是明朝,有人認為是清朝,并具體到康熙和乾隆年間。還有人持“非明即清”的觀點,認為故事不是發生在明朝就是清朝。其實作者在書中已借用空空道人之口說出“無朝代可考”,也就是有意留下一個懸念,成為千古之謎。
主題之謎:
有關《紅樓夢》的主題,至少有五種說法。一種認為《紅樓夢》是政治小說,反映一段不可言明的“歷史問題”;一種認為是愛情小說,講述了寶、黛、釵的三角戀情;一種認為是曹雪芹的自傳,是一部不可明傳的“家史”;一種認為是作者發泄不滿的憤世之作;還有一種認為是虛幻小說。從《紅樓夢》誕生至今,對其主題思想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成為一個最難解的謎團。
寫作地點之謎:
《紅樓夢》寫于何處,也是紅學界爭論不休的焦點,目前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北京西郊,并涉及海淀區的健銳營正白旗、紅旗村、白家疃、杏石口、南辛莊、門頭村等地,但具體位置很難確定。1971年4月居住在香山正白旗39號的舒成勛,維修房舍時,在西耳房的西山墻上發現了一批詩文墨跡,和有關曹雪芹的傳說相合,并引起史學界、紅學界、文物界的關注,經過考證,有人認為這里是曹雪芹晚年居住和寫作《紅樓夢》的地方。但也有相當多的人持懷疑態度,他們逐條考查了題壁詩的出處,得出都是轉抄古書中的結論。盡管被稱為“曹雪芹紀念館”(也稱曹雪芹故居),但并不為一些紅學研究人士所認可。
后四十回之謎:
最為流行的說法是曹雪芹只寫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由高鶚增補的,其結局并不是《紅樓夢》本來的面目。也有人認為曹雪芹已寫完了一百二十回,只是后四十回沒有最終定稿就去世了,高鶚只不過簡單整理了一下,人們在傳抄時便署上了他的名字。此外還有“一百零八回”之說和“一百一十回”之說。但曹雪芹究竟寫了多少回呢?恐怕永遠也不得而知。
大觀園之謎:
大觀園是《紅樓夢》人物活動的主要場所,仿佛是一座迷人的世外桃源。然而紅學家對這塊樂土位于何方,也有幾種針鋒相對的意見:一種認為大觀園“明北實南”,也就是說作者寫的是北京,而他心里要寫的是金陵(南京)。并且具體指出大觀園就是現在的南京利濟巷大街的原清朝江寧織造署衙門遺址。另一種認為大觀園“北主南從”,主要寫北京,間接描寫了一些江南的景觀。有人甚至明確指出大觀園就是北京什剎海李廣橋附近的舊恭王府。近年來又有人考證,說大觀園是以圓明園為藍本寫成的。但作者到底以何處景致為原型而寫,也成為無解之謎。
脂評作者之謎:
在《紅樓夢》之中,有很多眉批、夾批、回前回后批,這些批語的批者署名多為脂硯齋等。這位脂硯齋是何許人也?紅學家對此各持己見。有人認為是曹雪芹之叔父曹顤。有人認為是曹雪芹的堂兄弟,有人認為是曹雪芹本人,自己邊寫邊批,有人認為是曹雪芹的好友敦誠和敦敏,還有人說是曹雪芹的續妻,即《紅樓夢》中的史湘云。諸如此類,難以說得明白。時至今日仍有研究者,在不斷研究探索。
人物數量之謎:
《紅樓夢》中到底寫了多少人物,眾說紛紜,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從清嘉慶年間開始,就有人做過統計,但公布的數目不一。近年來還有人動用電腦進行統計,可統計出的數字也不一致。比較被人認可的統計是975人,其中有姓名稱謂的732人,無姓名有稱謂的243人。
主人公命運之謎:
高鶚的續書最后寫賈寶玉懸崖撒手,出家當了和尚,但有人認為這不是曹雪芹所描寫的結局。有人認為賈寶玉翻然悔悟,重新做人;有人認為賈寶玉最后潦倒而死;有人認為賈寶玉經過寒窗之后,金榜題名;有人認為賈寶玉路遇高人,隨行而去。至于民間所流傳的“版本”就更多了,這也成為《紅樓夢》的謎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