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盜陳祖義是誰
陳祖義,祖籍廣東潮州,明洪武年間,全家逃到南洋入海為盜。盤踞馬六甲十幾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海盜集團頭目之一,成員最鼎盛時期超過萬人。戰船近百艘。活動在日本、中國臺灣、南海、印度洋等地。劫掠超過萬艘以上的過往船只,攻陷過五十多座沿海城鎮,南洋一些國家甚至向其納貢。明太祖懸紅50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永樂五年(1407年)9月鄭和把陳祖義押回中國,當眾將陳祖義斬首示眾。
在明朝洪武年間,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海盜陳祖義,讓明太祖朱元璋傷透了腦筋,開出了50萬兩白銀天價懸賞金。捉拿無果后,到了永樂皇帝朱棣,懸賞金竟然達到750萬兩(當時明朝政府每年的收入也僅僅1100萬兩)。
話說陳祖義這個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海盜,其手下成員最鼎盛時期超過萬人,戰船近百艘。活動地點從我國臺灣擴展到日本、印度洋等地。他曾率領手下劫掠超過萬艘以上的過往船只,攻陷過五十多座沿海城鎮,當時南洋一些國家甚至向其納貢。
“海盜王”陳祖義后來跑到三佛齊(今印度尼西亞的巨港一帶)的渤林邦國,在國王麻那者巫里手下當上了大將。國王死后,他干脆自立為王,成了渤林邦國的國王。他給永樂皇帝“進貢”,則是駕駛著空船出發,一路搶,搶到什么送什么。返回的時候,也不落空,又是一路搶奪。最讓朱棣受不了的,陳祖義不但搶西洋諸小國的船,連明朝的使船也搶,實行的是“搶光殺光燒光”。
1407年,第一次下西洋的鄭和船隊在回航時抵達陳的駐地。陳祖義認定鄭和龐大船隊“有寶物”,就想搶。但他小瞧了鄭和。陳祖義率眾海盜來襲時,鄭和早有準備,采取“火攻戰”燒毀海盜船,船只燃起大火、海盜鬼哭狼嚎,共殺死海盜5000余人。驚慌失措的陳祖義見此,早沒了“海盜王”氣勢,被鄭和生擒,囚禁船中押解回京。
敗亡經過
發生在舊港。舊港即現印度尼西亞的巨港,原名三佛齊。元末明初,有許多中國人來此定居。洪武年間,有廣東人陳祖義因為犯事舉家逃到舊港,投渤淋邦國麻那者巫里手下為將。國王死后,自封酋長,據《瀛涯勝覽舊港記》記載,陳祖義為人“甚是豪橫,凡有經過客人船只,轍便劫奪財物”。
永樂三年六月(1405年7月),鄭和舟師首下“西洋”。永樂五年(1407年)返航回國。返途中,鄭和派人招撫陳祖義。陳祖義認定鄭和浩浩蕩蕩的船隊“有寶物”在船上,于是派人向鄭和表示他想投誠,其實陳祖義是想詐降,然后一舉搶奪鄭和的船隊。雖說陳祖義的人數和船只數量都不及鄭和,但他鼓動部下說:“明朝的船隊雖眾,但操船者初涉遠洋,大多為河塘之師;明朝的船雖大,但行動遲緩,且不熟地形;明朝的水師雖強,但多年未戰,驕兵,且以馬步兵為主。”更重要的是,陳祖義根本瞧不起鄭和:太監算什么東西呀,而且這個太監還是靠陸戰出名的……
陳祖義沒有料到,鄭和對陳祖義早有提防,因為鄭和船隊經過占城以后,一路上聽到的都是對陳祖義的投訴。更幸運的是,陳祖義的陰謀被舊港一個頭目叫施進卿的中國人知道了,他把消息告訴了鄭和。鄭和立即作了反偷襲的準備與部署。
陳祖義率眾海盜來襲時,鄭和指揮戰船從待機點迅速包圍敵船,用火攻燒毀海盜船,經激戰,殺海盜5000余人,燒毀敵船10艘,繳獲7艘,此后鄭和的海軍又設法將陳祖義等三人生擒,囚于船中回京。皇帝朱棣下令當著各國使者的面殺掉了陳祖義,并斬首示眾,警示他人。施進卿因揭露陳祖義陰謀有功,受到明朝政府嘉獎,被封舊港宣慰史。此次戰后,“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鄭和為東南亞海域鏟除了海盜匪患,維護了海上交通安全,為沿海人民帶來福祉,受到各國稱贊。
社會評價
陳祖義為了避禍逃逸到南洋,做了一個小海盜頭子,對于那時的東南亞國家來說,陳祖義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而至于說他說做的最大貢獻,大概是被梟首示眾吧,因為明朝皇帝朱棣借殺陳祖義弘揚了國威,拉近了與東南亞各國的距離,提高了當時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