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樣染發的
染發劑染發已經成為時尚,年輕人可以隨心情改變頭發的顏色,配合服飾和妝容,充分顯示自己的個性;而中年人由于不斷長出白發而不得不頻繁地染黑。那么古代人是怎樣染發的?
愛美這事兒,古今皆然。染發就是其中表現之一。而古人染發還一度成潮流。大文豪蘇東坡,曾寫詩對染發這一現象進行批評:“膏面染須聊自欺”。這里的“須”,是胡子和頭發的總稱。言下之意,滿臉褶子已經是既定的事實,將頭發染黑,看起來年輕點,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可古往今來,愿意“自欺”的人,著實不少。
哪怕像王莽這樣的硬漢子,皇帝都當了,可還是敵不過染發的誘惑,為的就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一點。年過60的王莽,在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幾歲的古代,確實算高壽了。看著自己的滿頭白發,王莽決定染一染發。
那時候的染發膏,主要是用黑大豆制成。將黑大豆浸泡在醋中一到兩天,加熱煮爛,過濾掉渣子,再熬成膏狀。用的時候,直接涂在頭發上就可以了。除了黑豆,還有一種方法,是用覆盆子為原料,熬成膏狀涂抹。這兩種都是烏發的良方。
王莽那時染發,固然有想讓自己看起來年輕點的想法,也有政治因素。那時,一方面自己年歲漸增,另一方面起義軍不斷出現,局勢越來越動蕩。為了穩定民心,讓老百姓心安,同時也是為了替自己鼓氣,所以王莽才開始染發。當然,染發也沒能挽救每況愈下的局勢,這也是意料中的事。
和如今的染發劑相比,古人用來染發的膏劑,無疑更天然,更無副作用。這些染發劑,原料都是天然之物,利用的是植物中的黑色素,所以對頭發和頭皮的損傷都比較小。而且,像覆盆子這類植物,長期用來洗頭抹頭,不僅有染色的效果,還具有保健功效,長期使用真的有讓頭發變黑的作用。
染發有哪些傷害
其一,氧化劑是染發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頭發角質蛋白的破壞力極大,易對頭發造成損傷,經常使用使頭發枯燥、發脆、開叉、易脫落。
其二,永久性染發劑多數使用苯胺類的染料中間體,其刺激性和毒性在化妝品原料中屬較高者。難怪有些人染發時頭發外圍、耳邊、頭皮等部位出現過敏,甚至頭暈、惡心等癥狀。
其三,染發劑由兩種成分組成,使用時先將它們混勻再涂抹在頭發上,豈知這混勻的瞬間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高濃度的有害氣體—二惡咽。二惡咽是被衛生組織公認的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它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并在肌肉中長期滯留難以分解,干擾人體內分泌,雌性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均受到干擾,長期接觸將導致人體基因變異畸形,誘發癌癥等疾病。所以,孕期和準備懷孕的婦女不讓染發是有科學道理的。
其四,仲胺易與環氧、醛和酸性氣體等反應,可作為染料固定劑,穩定染料的附著效果。它能滲透到皮膚和頭發中,并停留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且與煙草煙霧或空氣中的廢氣反應,形成強致癌化學物亞硝胺。
其五,染發劑中還含有重金屬鹽,一旦進入人體,很難排出體外,時間長了蓄積在體內,會引起中毒,使人出現頭昏、頭痛、倦怠乏力、四肢麻木等中毒癥狀,并可能進入肝腎和大腦,破壞這些器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