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馬丁路德金簡介
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Jr.),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名人馬丁路德金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名人馬丁路德金簡介:
馬丁·路德·金(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1948年大學畢業。1948年到1951年間,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被人刺殺,時年39歲。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早年求學馬丁·路德·金,將“非暴力”和“直接行動”作為社會變革方法的最為突出的倡導者之一。
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出生在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奧本街501號,一幢維多利亞式的小樓里。馬丁·路德·金是牧師亞當·丹尼爾·威廉姆斯的外孫,威廉姆斯是埃比尼澤浸信會的牧師和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亞特蘭大分會的發起人;馬丁·路德·金是老馬丁·路德·金的兒子,老馬丁·路德·金繼承父親威廉姆斯成了埃比尼澤的牧師,母親是教師。馬丁·路德·金的家族發源于非洲裔美國人的浸信會。15歲時聰穎好學的金以優異成績進入摩爾豪斯學院攻讀社會學,在結束亞特蘭大莫爾浩司學院的學業后,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馬丁·路德·金又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克勞澤神學院和波士頓大學就讀,1951年他又獲得柯羅澤神學院學士學位,1955年他從波士頓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在學習中,馬丁·路德·金加深了對神學的認識并探究圣雄甘地在社會改革方面的非暴力策略。
前期運動1953年,馬丁·路德·金和柯瑞塔·斯科特結婚。第二年,他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會當了一名牧師。1955年,他獲得了系統神學的博士學位。
1955年12月5日,由于有一位黑人婦女不給白人讓座,被判蹲監獄2年,所以民權積極分子羅莎·帕克斯拒絕遵從蒙哥馬利公車上的種族隔離政策,在此之后,黑人居民發起了對公共汽車抵制運動并選舉金作他們新形式下蒙格馬利權利促進協會的領頭人。公共汽車抵制運動在1956年持續一年,馬丁·路德·金因其領導地位而名聲大噪。1956年12月,美國最高法院宣布阿拉巴馬州的種族隔離法律違反憲法,蒙哥馬利市公車上的種族隔離規定也被廢除。
為了尋求蒙哥馬利勝利后的進一步發展,馬丁·路德·金和其他的南部黑人領袖于1957年建立了南方____領袖會議。1959年,馬丁·路德·金到印度游歷并進一步發展了甘地的非暴力策略。那年年底,馬丁·路德·金辭去了德克斯特的職務并返回亞特蘭大,和他的父親共同成為一名埃比尼澤浸信會牧師。
1960年,黑人大學生們揭起了入座抗議的浪潮,這促進了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的形成。馬丁·路德·金支持學生運動,并對創建南方____領袖會議的青年分部表現出興趣。學生激進分子很欽慕他,但他們不滿于馬丁·路德·金自上而下的領導作風,進而決定取得自治。作為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的顧問,曾經擔任過南方基督____會議副主管的埃拉·貝克向其他民權組織代表闡明,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將仍是一個學生領導的組織。1961年“自由乘車運動”中,馬丁·路德·金由于拒絕參加活動而受到批評,加劇了他同青年激進分子的緊張關系。南方基督____會議和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之間的矛盾在1961年和1962年的奧爾巴尼運動中繼續著。
發展壯大1963年4月12日,馬丁·路德·金和南方____領袖會議領導人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大規模群眾示威游行。金博士本人當天被捕。他在獄中寫作了《來自伯明翰監獄的書簡》。書簡中,他闡述了美國民權運動的初衷、期望和夢想,批駁了對民權運動的種種指責。1963年夏天,當沙特爾沃思牧師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肯尼迪時,他說:“沒有伯明翰,我們今天不可能坐在這里。”此地以白人警方強烈反對種族融合而著稱。徒手的黑人示威者與裝備著警犬和消防水槍的警察之間的沖突,作為報紙頭條新聞遍及世界各地。總統肯尼迪對伯明翰的抗議做出了回應,他向國會提出放寬民權立法的要求,這促成了1964年民權法案的通過。稍后,在1963年8月28日,群眾示威行動在“華盛頓工作與自由游行”的運動過程中達到高潮,此次示威運動中有超過二十五萬的抗議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在林肯紀念館的臺階上,馬丁·路德·金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講。
人生高潮馬丁·路德·金的聲望隨著1963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和196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持續上升。然而,除了名氣和贊美,運動內部領導層也出現了矛盾。馬爾科姆·愛克斯的正當防衛和黑人民族主義理念引起了北方的共鳴,城市黑人的作用力超過了金為非暴力所作的號召。同時,金還要面對“黑人權力”運動發起人斯托克利·卡邁克爾的公開批評。
2011年8日28日,馬丁·路德·金的紀念雕像在華盛頓國家廣場揭幕。在此前,只有華盛頓、杰弗遜、林肯和羅斯福等幾位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在這里立有紀念塑像,馬丁·路德·金是第一位生前作為社會批評家的平民政治人物被在此加以紀念,也是第一位非洲裔政治領袖的紀念物,其意義非同一般。為何他能贏得和這幾位著名總統并列的聲望地位?正是他以和平抗爭維護了《獨立宣言》和《聯邦憲章》自由平等民主正義的基本價值觀,使他和這幾位總統一樣,為美國人民廣泛推崇而享譽美國歷史。
遭遇暗殺1967年城市種族間暴力升級,美國聯邦調查局主管埃德加·胡佛則趁機加強了破壞金領導力的全面努力。加之金對美國介入越南戰爭的公開批評,使得他與林登·約翰遜政府關系緊張。
1967年底,馬丁·路德·金發起了意在對抗經濟問題的窮人運動,這項活動并沒有得到早期民權革新運動者的支持。其后一年,在支持孟菲斯清潔工人的罷工中,他發表了最后演講“我已到達頂峰”。1968年4月4日晚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車旅店二層遭暗殺身亡,終年39歲。
他一生受到無數次的恐嚇,曾十次被人以各種各樣方式監禁,三次入獄,三次被行刺,第一次被精神病人捅了一刀,第二次在教堂被扔進了炸彈。第三次1968年4月4日,孟菲斯主大街約克槍械機械公司樓上的辦公室里,詹姆斯.厄爾.雷架起一架自動步槍,在鄰近的比鄰洛林旅館的西布魯爾旅社租下一個房間用自動步槍將其擊殺。
后人紀念1986年1月,總統羅納德·里根簽署法令,規定每年一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為美國的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以紀念這位偉人,并且定為法定假日。迄今為止美國只有三個以個人紀念日為法定假日的例子,分別為紀念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的Columbus Day (十月第二個星期一), 紀念喬治·華盛頓的Presidents' Day(二月第三個星期一),與此處所提到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他最有影響力且最為人知的一場演講是1963年8月28日的《我有一個夢想》,迫使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為非法政策。
歷史名人馬丁路德金死亡之謎
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4日傍晚,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洛蘭停車場旅館遇刺身亡。警方查出兇手的真實姓名是詹姆斯·厄爾·雷,他是個搶劫慣犯,曾被判入獄20年,1967年4月成功越獄。他于1968年4月4日早晨住進貝西太太的出租公寓,傍晚開槍把馬丁·路德·金打死了。對自己的犯罪事實,厄爾·雷供認不諱,他被判入獄99年,可是他在審判后不久就反悔了,堅持說自己是冤枉的,并要求對此案進行重新審理。
使人不解的是厄爾·雷在1967年的成功越獄。厄爾·雷是一個令人覺得好笑的三流竊賊,他在打劫雜貨店后駕車逃跑被甩出車外,偷打字機時將存折丟下,兩次越獄都沒有成功。這樣一個傻瓜,1967年為何能成功越獄,并一下子過上富有而體面的生活,甚至四處旅游,揮金如土?
因而,人們懷疑聯邦調查局參與了此案,聯邦調查局早在50年代就對馬丁·路德·金在的行動有所注意,1964年還制定了“消滅金小姐”計劃。在記者招待會上,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甚至指責馬丁·路德·金是全國最大的騙子,胡佛還在馬丁·路德·金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后,派人給他送恐嚇信,要他“小心謹慎以謝國人”。
2001年1月,即馬丁·路德·金被害35年后,一名美國佛羅里達的牧師向《紐約時報》記者透露,殺害馬丁·路德·金的直接罪魁就是他的父親。這位牧師61歲,名叫威爾遜。他對記者說:“我父親亨利是一個三人小組的頭,而1968年槍殺馬丁·路德·金的正是這個小組。”威爾遜指出,雖然亨利并非種族主義者,但他覺得共產主義與馬丁·路德·金有聯系,因此必須殺掉馬丁·路德·金。威爾遜說他父親已經去世10多年了,但他父親在世時曾反復強調,把馬丁·路德·金殺掉是每一個熱愛美國的人應該做的事,“為了整個國家的前途”,這樣做完全是責任所在。
從金博士遇刺開始就出現了各種各樣關于幕后陰謀的猜測,在雷推翻其認罪供詞后這類的傳聞就更多了。有些人認為刺客是軍方的狙擊手,而雷堅持說他被中央情報局一個名叫勞爾的人陷害了,甚至有報告指出金博士的一個隨從也是謀殺的幫兇。美國政府對這些猜測一概予以否認,最近的一次是在2000年,當時司法部在18個月的調查之后宣稱:沒有證據表明刺客是雷以外的任何人,人們不應當再質詢此事。
日前,關于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以及圍繞此事的種種疑竇的專題展覽在田納西州孟菲斯的國立民權博物館(National Civil Rights Museum)開幕,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這一話題的興趣。展覽展出了200件新從警方檔案中解密的證物,包括兇手使用的手槍以及從金博士身上取出來的那顆子彈。這些物品此前從未為人所知,因為此案沒有公開審判。展品中還有在雷身上找到的一本假護照以及到羅得西亞(津巴布韋舊稱)的指南,這些東西讓人覺得蹊蹺,因為一個據說是單獨行動的失業的前罪犯身上似乎不應該有這類物品。
在這個名為“縈繞不去的疑云”(Lingering Questions)的展覽中,墻壁上用粗體字印著這樣的問題:雷有同謀嗎?是其他什么人干的嗎?孟菲斯警方參與了這一陰謀嗎?從兩個揚聲器中傳出了科麗塔·斯科特·金(Coretta Scott King,馬丁·路德·金的夫人)那令人難忘的聲音:“這里有強烈的仇恨氣氛。它就在空氣中。你知道這一定會發生。”
在金的家人看來,1998年死于肝病的雷并不是真正的兇手。金的兒子德克斯特·金在雷臨終前拜訪了他并對他說:是政府殺了我父親,不是你。金的家庭并沒有正式參與這一展覽,不過他們的發言人對這樣的“對話”表示了歡迎。而雷的家人認為,他們的親人終將得到一個公正的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