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劉瑾簡介
明代劉瑾是個著名的古代宦官,奸臣,一個被千刀萬剮的太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名人劉瑾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名人劉瑾簡介:
明朝的宦官以專權而著名,最貪婪專權的是號稱“立皇帝”的劉瑾,他當權共五年,排斥異己,陷害忠良,最終落得個凌遲處死、千刀萬剮的下場,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這正應了那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劉瑾原姓談,因靠一個姓劉的宦官的引見得以入宮,此后便改姓劉了。
劉瑾在明孝宗在位時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對這個難得的機會很知道珍惜,因為他知道太子就是將來天下的老大,于是,便使出渾身解數籠絡當時只有十多歲的太子。
在公元前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朱厚照順利即位,這就是明武宗。正像劉瑾想得那樣,他時來運轉了,他和馬永成、高鳳等七名太監得到了新皇帝的寵愛,被稱為“八虎”,劉瑾則是“八虎”之王。在劉瑾的領導下,這些宦官想方設法地鼓動武宗游玩享樂,他們則專橫跋扈,背著皇帝干壞事。劉瑾最受武宗的信任,在內宮任職,而且掌管著京城的精銳守衛部隊。
第二年,為國憂慮的大臣們見武宗被宦官們搞得不理朝政,便紛紛勸諫。開始武宗聽不進去,直到被告知天象有變,是上天在警示他,武宗這才有所表示,并打算將劉瑾先貶到南京。
但大臣們則堅決要求殺掉這個禍根。為了讓皇帝下決心除掉劉瑾,大臣們聯合了當時的京城主要官員,準備第二天一起勸諫。但吏部尚書焦芳是個心底很陰暗的人,他當天晚上就跑到了劉瑾家。
劉瑾一看焦芳空著手來的,心里老大不高興,臉當時就拉長了,沖焦芳擺擺手說:“我今天忙,有事你明天再來!”
焦芳見他這個樣子轉身就往外走,邊走邊說:“明天,我就不用來了,這里指不定是誰家了呢!”劉瑾一聽心里“咯噔”一下,連忙說:“你說什么?回來!”
焦芳把大臣們明天一早的行動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瑾,劉瑾一聽,大驚失色,連夜到武宗面前哭訴求情。
武宗看劉瑾哭得挺可憐的,又想到他以前對自己的忠心照顧,就說:“行了,別哭了,我知道了,明天別人說什么我都不會聽的!”
第二天,大臣們上殿彈劾劉瑾,武宗就說:“挨個說,想說什么說什么!”大臣們開始還挺高興的,以為這回劉瑾肯定完了,于是紛紛揭發劉瑾的罪行。等到大家揭發完了,就等著皇上下旨殺劉瑾呢,武宗卻說:“好了,你們說的都挺累的,回去歇歇吧!”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說:這就完了?我們白說了!武宗見大家都站那兒不動,就說:“你們不走啊?那好,我先走,咱們改日見吧!”說完像沒事兒似的走了。大臣們知道,這次行動以失敗告終。
武宗不但繼續寵信劉瑾等人,還將司禮監、東廠、西廠也讓他們分別掌管。同時,將另一個正直的太監送南京充軍,后又在半途截殺。糊涂的武宗由于不知好歹,給明朝帶來了很大的災難。
司禮監在當時是很重要的內宮官署,有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八九名。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書,要先送內閣,由內閣輔臣作出初步的處理意見,叫做“票擬”,再交給皇帝批閱。皇帝用朱筆(即紅筆)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紅”。
有的皇帝如果不勤于政事,便讓司禮監寵信的太監代筆,這就給太監的胡作非為提供了條件。另外,司禮監的太監還有一個其他部門無法比擬的特權:傳達皇帝旨意。有時由秉筆太監記錄下皇帝說的話,然后讓內閣起草,或者由太監口頭傳達給有關大臣。這種制度直接給宦官造成了篡改圣旨的機會。劉瑾就是司禮監的主管,這是他專橫跋扈的重要資本。
對于曾經聯合起來想置他于死地的大臣們,劉瑾當然是恨之入骨。在自己掌握大權之后,便向這些大臣開刀了。他用的方法很多,一是處罰,即罰米供應邊境。因為罰的數目很大,有的竟達到幾千石之多,使很多大臣被罰得傾家蕩產。其次是身體處罰,最狠毒的是脫掉衣服進行廷杖。明朝原來的廷杖僅僅是對大臣的一種人格侮辱,并不是身體處罰,所以允許大臣用氈、毯以及棉衣墊在身上。但劉瑾卻要大臣脫衣受刑。行刑期間又授意執行的錦衣衛加力責打,結果大臣們常被當場打死。還有,劉瑾造了一種大枷,有150斤重,被他迫害的大臣戴上這種枷后,沒幾天便被拖累致死。
相關資料介紹: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于他的財產,據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余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計。開創了"罰款"先河,領先世界1000多年!被后人發揚光大!另據報道,劉瑾曾是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