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郭沫若簡介
郭沫若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名人郭沫若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名人郭沫若簡介: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四川省樂山客家人,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是中國新詩奠基人之一。同時,還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于世界和平運動。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詳細介紹:
郭沫若 (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樂山市觀娥鄉沙灣鎮。乳名文豹,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文學史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劇作家、革命家。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學,后接受斯賓諾沙、惠特曼等人思想,決心棄醫從文。與成仿吾、郁達夫等組織“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是當代最優秀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作。
1923年后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從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蔣介石清黨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
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研究中國古代社會,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回國,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結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
1946年后,站在民主運動前列,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技大學首任校長。歷任政務院副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曾經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第二部詩集《星空》中有《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58年5月,為了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加速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學技術方面急需的專門人才,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準。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長。此后,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長達20多年,顯示出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校方針,實施科研與教育一體化政策,充分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優良的優勢,全力支持科大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倡導了“勤奮學習,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興、邊緣、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制,形成了開明開放、兼容不同學派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國科大以后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際,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
人物評價:
郭沫若曾以歌德自稱并被文化界廣泛認可,如周揚曾對郭沫若說“你是歌德,但你是社會主義時代新中國的歌德。”沙葉新則引用恩格斯對歌德的評價指出郭沫若作為偉大天才和凡庸公民的兩面。相對于專業的研究者對于他的極度推崇,一般的社會民眾中間也存在對于郭沫若因為不了解,對他性格和心理的誤讀以及對這位天才型人物的苛求而產生的輕視,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等一些嚴肅的研究學者將這種“學院派”中間和社會民眾間對郭沫若截然相反的態度稱之為“兩極閱讀”。
郭沫若的小故事:
少年郭沫若在樂山讀小學時,深深地愛上了一位同班男生,他曾在自傳中坦言,他倆“一見傾心”,并且形影不離,常利用晚自習、星期天結伴外出悄悄幽會,雖在同窗下讀書,也禁不住鴻雁往來,情意綿綿,郭沫若稱這是“比戀愛更嚴肅”的同性戀。升入樂山中學以后,郭沫若又迷上了一位相貌佚麗的汪姓少年,說他們甚至嘗到了“真正的初戀”的滋味,他們常常在傍晚或深夜,遠離有人的街道和同學的視線,躲到偏遠的城郊,兩人緊緊相偎在一起,感覺無限愜意。一天,郭沫若喝醉了酒,神思恍惚中,覺得有人在吻他,并有一股甜甜的汁液流入他焦渴的喉管。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汪哥”正將咀嚼過的甘蔗汁緩緩送入他口中,郭沫若真是喜出望外。郭沫若緊緊地把汪君抱著對他說:”啊,我真愛你呀!”
后來回憶起這段經歷,還情不自禁地寫了一首《蔗紅詞》的詩歌,表達衷情:紅甘蔗,蔗甘紅,水萬重兮山萬重。憶昔醉朦朧,旅邸凄涼一枕空。卿來端的似飛鴻,乳我蔗汁口之中,生意始融融。那夕起頭從,才將命脈兩相通。難忘枕畔語從容,從今愛我比前濃。紅甘蔗,蔗甘紅,水萬重兮山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