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章太炎的故事
章太炎,原名學乘,字枚叔,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小學大師,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民主主義革命者。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名人章太炎的故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名人章太炎的故事:三個月不洗澡章太炎,字炳麟,自號圣人,別號瘋子,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國學大師。他為人狂傲、迂腐,好罵人,生平有許多趣聞軼事,也有不少的怪癖。
他有一個人人皆知的怪癖,即三個月不洗澡。鼻子患有鼻炎,終年流著濃鼻涕。說話時鼻音很重,滿口的余杭土話方言,且吐詞不清,別人聽了不知所云。他的手指甲喜歡留得長長的,其中黑跡斑斑,他一點不覺得難受。他還有一個愛好,喜歡吃有臭味的東西,其中臭豆腐是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常菜,別人聞都不敢聞,他卻甘之如飴。他也不喜歡換洗衣服,衣服上經常有虱子。他的夫人在章太炎出外旅游、講學時,囑咐隨從隨時為他換洗衣服,他常常因此與隨從吵架,認為這是干涉他的個人自由。但隨從也不示弱,常常采用強迫手段,令章太炎換下衣服。
章太炎喜歡吸煙,但他不象別人那樣把煙頭放進嘴里,而是把一只煙的大半含入口中。有時候邊吸邊談話,談興所至,煙燒到了嘴唇,疼得以手拍口,噴出余火,似乎表演魔術一般。有時煙頭偶然落到褲上,燒穿褲子直的其腿,痛得他大叫,罵“鬼煙”不已。但那條開了天窗的褲子,他仍然穿在身上。
他以好罵人著稱,常批評孫中山。但是他在罵孫中山時,別人只能聽,不敢答,更不能附和,如果有人附和說罵得好,他馬上給那人一耳光。說道:“你是什么東西?(孫中山)是中國第一等的偉人,除我之外,誰敢罵之?”
章太炎晚年時,因身體不好,精神亦不佳,他寫信給朋友蔣觀云說:“我已潦倒數十年,依然無恙,天公蓋欲多留一人講話耳。”蔣回信說:“非天公多留一人講話,乃多留一人吃飯耳。”章太炎閱后,拍案叫絕。
歷史名人章太炎的故事:章太炎怒砸總統府章太炎學問淹博,造詣精深,是靈光巋然的國學大師,但他的瘋癲是出了名的,狂也是出了名的。他持論偏激,行為怪誕,自稱"章神經"。早年在日本,東京警視廳讓他填寫一份戶口調查表。原是例行公事,章太炎卻十分不滿,所填各項為:"職業——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齡——萬壽無疆。"這與英國文學家王爾德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公赴美演講時,海關檢查員問他有什么東西需要報關,他說:"除了天才,別無他物!"真是神氣非凡。
袁世凱弄權,為了拉攏這位"章瘋子",曾經聘他為"總統府的高等顧問",并頒發勛章給章太炎。然而袁世凱很快就發現自己看走了眼,他知道了章太炎是一個不好利用的人。而章太炎在袁世凱手下做了一陣"官"以后,逐漸地認清了袁世凱的為人。他發覺袁世凱是一個居心叵測、想要葬送民國恢復封建專制的野心家。加上處處聽來和看到的袁世凱的樁樁件件齷齪事,便要去找那位獨夫民賊好好理論一番。
大冷的天氣,他蹬一雙破棉靴,穿一領油油的羊皮襖,手中綽一把鵝毛扇,扇墜吊著袁世凱頒給他的大勛章,直闖總統府。接待員將他安置在接待室中等候,他眼見國務熊希齡談過了,副部長向瑞琨談過了,還輪不到他。一怒之下,罵道:"向瑞琨,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見得,難道我見不得?"他徑直往里闖,警衛阻攔,雙方立刻起了沖突,章太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操起桌上的花瓶朝大總統畫像猛力擲去。隨后又將接待室中的桌椅板凳一應擺設全部砸了個稀爛。
袁世凱自然惱怒異常,可迫于輿論的壓力,他不好給章太炎派罪名,就定了個"瘋子病發違禁"的滑稽名目,將他幽禁在北京錢糧胡同的新居。在錢糧胡同的居所,無法出門,就在八尺見方的宣紙上大書"速死"二字,懸掛于廳堂正中。然后滿屋子遍貼"袁世凱"字樣,以杖痛擊,稱之為"鞭尸"。
鬧歸鬧,可還是出不去。于是章太炎又決定絕食。誰勸也不行。老章餓得直打晃了,他的學生王揖唐來了。老章說:"你給老袁當說客嗎?"王說:"不是。"然后兩個人閑扯了半天,王漫不經心地說:"聽說先生想絕食而死?你想,袁世凱要殺你不是太容易了嗎?他為何不殺你?就是不想擔一個'殺士'的千秋罵名。現在可好了,你自己想死,這下可遂了袁賊的心愿了。"章太炎一聽這話,有道理,馬上坐了起來,大喊一聲:"上飯!"
"章瘋子"也有不瘋的時候。日寇侵華,他說:中國人應當加緊研究本國的燦爛文化,發揚民族主義精神,喚起愛國主義思想。"1936年夏,章太炎給學生講課,但是在開講以后不久,他的氣喘病發作了。病得最嚴重的時候,飲食都難以下咽,卻還是掙扎著給學生授課。他的夫人勸阻他,他回答說:"飯可以不吃,書仍然要講。"講完最后一堂課以后,他倒在床上不能起來了,臥床不到十天,于6月14日與世長辭。他死后,他的家屬奉他臨終遺言,將他的遺體安葬于浙江青田他平生最敬仰的劉伯溫的墓旁。
歷史名人章太炎的故事:章太炎好為人治病章太炎因為看過幾大箱中醫書,便自認為醫術高明,所以很愛替人醫病,但因醫生看病是重臨床經驗的,故章太炎說得頭頭是道,實際上根本治不了病,他卻洋洋自得。
朋友如果到他家去,偶爾說起患牙痛或發胃病等,他立刻便要替人診視,開好藥方,并且逼著人家照方服藥。但他用起藥來,動不動就是一兩八錢,因此誰也不敢吃他的藥。
他到了中年,白詡醫術更高了,孩子生了病,他也不肯去請醫生,一定要自己看。他夫人知道他的脾氣,只有讓他看,讓他開方子,等他背了身,再偷偷另請醫生來開方子抓藥。如他問起,就告訴他是吃他開的方子。隔了幾天,孩子的病好了,他就向人說,他的孩子吃他開的藥,病就好了,而且是他一副藥治好的,言下之意,頗為自得。
他的朋友被他開過藥方的,第二次見到他時,也都說是吃了他的方子才治好的。章太炎很高興,逢人便說,他治病如何靈驗,某某的病經他開一方子便藥到病除,聽的人明知是空的,也只唯唯諾諾而已。
可憐這位國學大師,竟一直認為自己是一位了不起的中醫大師呢!
歷史名人章太炎的故事:章太炎諷伍廷芳章太炎對伍廷芳素有惡感,他們雖然都是中華民國的功臣,卻一直談不到一塊。
后來,伍廷芳去世了,其子伍朝樞奔喪,特去上海拜訪親友,自然拜訪了長輩章太炎。伍朝樞跟章太炎談起,伍廷芳的病情乃因為“蒙難之日,奔走港粵各處,夙夜焦勞,以致積病,且旬日之內,須發白了許多。”章卻笑道:“一夜發白過昭關,此君家之故例也。”接著又談到準備火葬,伍說:“先君遺命非所敢違,此事在歐美固甚平常,在我國則屬創見。”章太炎又笑著說:“吾國古已有之,武大郎火葬也。”弄得伍朝樞哭笑不得。
第二天,章太炎送來一副悼念伍廷芳的挽聯,更是令人哭笑不得,聯曰:一夜白發目,難自東皋公定計;片時留骨殖,不用西門慶花錢。
時人聞之,均覺章太炎記恨也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