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事跡學習網 > 歷史材料 > 歷史事跡 > 明朝 >

李定國的人物生平

時間: 志藝2 明朝

  李定國(1621年—1662年),字寧宇,南明永歷政權抗清名將。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所鐘愛。李定國七月初占領桂林,隨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定國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李定國的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李定國,字鴻遠(或作寧宇、霖宇、一純、大綬),1621年(天啟元年)六月十一日出生于陜西延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禎三年),年僅十歲的李定國參加了張獻忠起義軍,張獻忠看到李定國相貌不凡,收做養子。張獻忠有四個養子,老大是孫可望,然后就是李定國,老三老四是劉文秀和艾能奇。從此,李定國追隨張獻忠。

  公元1637年(崇禎十年),十七歲的李定國即率部下二萬人,跟隨張獻忠攻打河南和湖北。公元1641年(崇禎十四年)二月,他又喬裝成明軍差官,同二十匹輕騎連夜飛奔到襄陽城下,后攻占襄陽,明督師大學士楊嗣昌所儲軍資十余萬,皆為農民軍所得。襄陽大捷是張獻忠起義軍開始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張獻忠正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李定國以戰功卓著被封為安西,監管十六座軍營。這時李定國才二十四歲,而他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軍中以寬容和仁慈而出名,作戰時則一馬當先,英勇無比,被人稱為“小尉遲”或“萬人敵”,是大西軍中智勇雙全的戰將。

  自從清軍入關以來,民族矛盾開始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公元1646年(清順治三年、明隆武二年)八月,張獻忠率大西軍五十萬北上抗清,不幸于十一月二十七日在西充鳳凰山被清軍射中,不久就死了,張獻忠死后軍中大亂,頓時驚潰,傷亡慘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在危難中收集殘部數千、家口萬余人,由順慶(今南充市)急速南下,一晝夜馳數百里,才保存下部分有生力量。十二月,大西軍至重慶江北,南明總兵曾英率兵阻擊。農民軍在斷糧十余日的情況下,搶渡長江,殺曾英,使十幾萬殘明軍頃刻瓦解。在重慶,四處死了唆使張獻忠妄殺兵民,久為軍中積恨的左丞相汪兆麟,乘勝進抵綦江。四傳諭各營:“各宜同心協力,共扶幼主,克成大事”,提高了士氣,“傳諭之后,歡聲滿營……各營帖然”。大西軍又開始從逆境中發展起來。

  平定黔滇

  公元1647年(清順治四年、明永歷元年)正月,大西軍向貴州進軍。三月,連克貴陽、定番州、永寧州,貴州西部諸郡望風而降。

  在貴陽,四對大西軍今后的出路和策略進行了商討。孫可望主張到廣東南嶺一代,若有危機可以出海[17] ,李定國則主幫助南明,恢復大明江山。由于清軍入關,張獻忠對明朝的態度已有所改變。他在北上抗清前夕曾對部將說:“三百年的大明是中華正統,他沒有滅亡是天意,我死了以后,你們要歸順大明,不要做不義之事。"大西軍的失利,也使李定國感到自己反明的失誤,此時李定國想要歸順南明,恢復明朝政權,孫、李兩人爭執不下,李定國氣憤地說:”你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不要拉上我墊背“,于是拔出戰刀自刺。眾將奪下戰刀,立即撕破一面戰旗為其裹傷,也一致表示愿意聽從李定國的命令。孫可望見狀只得收回己見,四設壇盟誓各自恢復了各自的本來姓氏,尊崇孫可望為首,聯明抗清之勢開始形成。

  此時云南正值阿迷州土司沙定洲之亂,明黔國公沐天波逃離昆明。由于副將龍在田早在張獻忠谷城詐降時與孫可望相識,便派人向孫可望求援說:“如果你們興義師來討伐,那么云南全省可以拿下。”四認為這是擴大農民軍轄地的好機會,便以為黔國公復仇的名義出兵云南。沙定洲聞訊,驚恐萬狀,棄昆明南逃。

  公元1647年(清順治四年、明永歷元年)四月,大西軍開進昆明,城中百姓萬人空巷的出來迎接。四馬不停蹄進行分路平定,說服沐天波與農民軍聯合,宣布:“共襄勤王,恢復大明天下”。

  八月,四在昆明共同稱王,孫可望稱平東王,李定國稱安西王,劉文秀稱撫南王,艾能奇稱定北王,仍然保持著農民軍的傳統,每次遇到大事開會,四個人并列坐一起,各營將士的賞罰都有孫可望說了算。

  孫可望隨著地位提高,個人野心逐漸膨脹。明御史任僎,投其所好,對孫可望說:“孫不如自己做一國之主,設置百官,發印錢幣,頒布新年號”,孫可望聽到后十分高興,然而李定國十分鄙視這種做法,每次說到這個就十分抵觸。孫可望便與親信王尚禮策劃,欲壓服李定國,樹立個人權威。公元1648年(清順治五年、明永歷二年)四月初一,各部隊同赴演武場集合,李定國部先入武場,軍中按慣例放禮炮,升帥旗。孫可望指責李定國說:“你平日不把我放在眼里。“然后發令杖責李定國一百軍棍。李定國大怒說:”我和你是兄弟,只是大軍暫時沒有統帥,尊你為主罷了,我何必指望你。“為防止分裂,前軍府都督白文選從身后抱住李定國說:”請李暫時忍讓,如果你離開了,那么大軍就會分裂,我們會被人乘虛而入。“李定國勉強受責,諸將求情才被杖責五十軍棍。打完以后,孫可望假惺惺地抱住李定國痛哭說:”我是為了大義,希望賢弟不要記恨,以后我們同心同德。“李定國為了維護大西軍的團結,忍受了這場侮辱,然后請令去平定沙定洲。“五月,定北王艾能奇在征討東川的戰斗中,中毒箭犧牲,所部為孫可望收編。八月,李定國、劉文秀破沙寨,生擒沙定洲,滇東全平。大軍回師時,沐天波“頓首謝”,當地人因為受沙定洲平時殘害恨透了他,聽說他被殺無一不拍手稱快。

  由于四在云南實行了恢復生產有利于民的政策,彝、白、壯、傣等族人民紛紛參軍,大西軍擴大到二十余萬人,還增加了新武裝——象隊。僅李定國部就有五萬多人。生產也有了很大發展,當年就出現了大豐收,軍民和平相處的景象。

  聯明抗清

  公元1646年(清順治三年、明隆武二年)十一月,明廣西巡撫瞿式耜擁立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年號永歷,建立南明最后一個政權。孫可望不顧”聯明抗清”的大義,妄圖割據云南,獨霸一方。李定國義正辭嚴地對他說:“肇慶已經有了永歷皇帝,你也不看看你有什么德行,竟敢妄自尊大,難道是想自取滅亡嗎?”礙于李定國、劉文秀實力雄厚,孫可望暫時打消了這個想法,但內心卻耿耿于懷。明云南副使、孫可望的同鄉楊畏知窺透孫可望的心思,慫恿說:”孫和其他三位地位并列,并不是靠的什么虛名而服眾,今天永歷帝只是在肇慶,你真的不像成為一方雄主么?“孫可望說:”既然有了皇上,我那就‘挾天子以令諸侯’,想必他們不會反抗我的。“遂于公元1649年(清順治六年、明永歷三年)四月派楊畏知為正使,與永歷帝談判“聯合恢剿”,并要求封為秦王。李定國雖然知道孫可望是怎么想的,但為實現“聯明抗清”的愿望,只好默不作聲。但是孫可望的要求卻被永歷帝及其臣屬拒絕,孫可望在任僎的攛掇下,于公元1650年(清順治七年、明永歷四年)八月自稱“秦王”,把云南稱呼改作云興省,并且私自鑄造錢幣。李定國對此很不滿。

  九月,孫可望率軍入貴州,并分兵規取川南,擴充根據地。李定國被派進攻安順,明威清道黃應運乘機游說:”如果依靠大明天子的名號,再加上的神武,掃清奸逆,天下有誰敢與為敵。”于是李定國和他歃血為盟,共同輔助明室,表示絕無二心。孫可望得知此事,將黃應運處死,李定國心里十分厭惡孫可望,二人矛盾愈益加深。

  很快貴州被平定,孫可望自往貴州,留李定國固守云南。李定國加緊練兵,準備東進,劉文秀平定了川南,大西軍又建立起以云貴為中心的新基地。

  然而永歷政權的處境卻江河日下。公元1649年(清順治六年、明永歷三年)清軍攻占湖南,第二又攻占桂林,瞿式耜被殺,朱由榔逃到梧州又逃南寧,只得依靠大西軍這唯一的一支力量了。

  公元1651年(清順治八年、明永歷五年)初,朱由榔派使臣前往貴州,封孫可望為冀王,但孫“猶不受”。李定國等勸孫可望仍派楊畏知與明談判,孫雖然表面答應,暗地卻派出精兵赴南寧,殺死五大臣,逼迫朱由榔改封他為秦王。年底南寧又陷落,朱由榔逃到瀨湍。公元1652年(清順治九年、明永歷六年)正月,孫可望派人將永歷帝接到貴州安龍所,改名安龍府,答應每年向永歷帝送錢糧,以供皇室開銷,而永歷帝允許孫可望今后的大小戰事,可以先斬后奏。這樣,大西軍與永歷政權的聯合抗清陣線才正式建立。

  留在云南的李定國,為了“聯明抗清”,繼續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減輕百姓的負擔,使滇南出現一定的安定局面。他終日操練兵馬,制造盔甲,訓練象隊,一年內練就精兵三萬。還舉行了生童考試,對考中秀才者,發給賞錢三百串,鼓勵大家好好讀書,若以后恢復江山,就讓他們去做官。

  兩蹶名王

  公元1652年(清順治九年、明永歷六年)春,清廷命定南王孔有德由桂林出河池,進攻貴州,命吳三桂由嘉定(四川樂山)出敘州(四川宜昌)進攻川南。清廷的目的是要用兩路夾擊之策,實現對大西軍抗清基地的包圍。面對緊迫局勢,李定國給孫可望寫信,要求出兵湖廣,粉碎清兵圍剿。孫可望表示同意,決定大西軍兵分兩路出擊,北路軍以劉文秀為主將,白文選、王復臣為副將,進攻四川;東路軍以李定國為主將,馬進忠、馮雙禮為副將,進攻湖南。孫可望則統率”駕前軍”留守滇黔,大西軍從此開始與清軍主力正面交鋒。

  三月,李定國率步騎八萬和五十頭戰象出征。臨行前訂約法五條:不殺人、不奸淫、不搶財貨、不宰耕牛、不放火,有力地保證了軍紀和部隊戰斗力。五月,北路軍連克沅(湖南芷江)、靖(湖南靖縣)、武崗諸州。鎮守寶慶(湖南邵陽)的清將沈永忠急忙向孔有德告急,孔有德從桂林分兵救援。李定國搶在援敵之前,從楓木嶺渡江直取寶慶,消滅清軍五千。

  六月,李定國出兵祁陽,準備奪取廣西的門戶全州,消滅桂林孔有德。他兵分三路,由馮雙禮率左路取全州,張勝率右路攻嚴關(廣西興安縣嚴關鄉),自己親率一路攻桂林外圍據點,然后三路合攻桂林。在桂林之役中,大西軍作戰勇猛頑強,速戰速決。左路出奇制勝,很快攻克全州,李定國當機立斷,命令部隊勿入全州,與自己合兵推進,直趨嚴關。這個決策為取得桂林大捷打下了基礎。

  嚴關位于桂林以北,搶占它便扼住了桂林的通道。六月三十日,清軍來奪嚴關,大西軍奮勇抵抗,死者不計其數。七月初一,孔有德又率精銳來攻,只見兩軍還沒有交戰,大西軍的戰象就撲來,清軍馬匹都受驚了,孔有德大敗而跑,大西軍趁勢掩殺過去,只有孔有德一人逃回桂林城。大西軍乘勝追至桂林,將城包圍。七月初四,大西軍登云梯攻城,孔有德額頭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無路,于是把所有的家產放在一個屋子里,然后又親自把自己的愛妻們殺掉,最后自焚而死。僅有一女孔四貞逃脫。

  桂林大捷后,廣西全境很快被收復,有些地區的百姓,不等大西軍到,便自動將清軍驅逐,李定國下令不要亂殺無辜,先安置百姓,明將胡一青、趙印選、馬寶等相繼歸順李定國。為此,李定國在桂林七星巖擺下酒宴,慶祝勝利。他對明兵部尚書劉遠生說:“文、張諸公(指文天祥、張世杰)其精忠浩氣,固足以光昭青史,為天地生色,然吾儕之對于國家,竊不愿有此結果也。”表達了他決心收復被清軍占領的土地,恢復明朝的志向。

  八月,李定國以明巡撫徐天佑守桂林,又率軍北上直搗湖南,連取全州、永州(湖南零陵)。九月,李定國進攻衡州(湖南衡陽),守將沈永忠再次棄城逃跑,長沙巡撫金廷獻沿長沙逃至郫州,監司以下官員都逃遁一空,清軍還沒有到來,整個湖南的清軍卻都跑光了。李定國在衡州安設官員,休整部隊,準備繼續北進。

  同時,李定國又命令馬寶率廣西明軍東取陽山、連州,占領廣東西北部,派馬進忠、馮雙禮北取長沙,攻占常德、岳州,命高文貴東進江西,連下永新、安福、永寧、龍泉,圍攻贛西重鎮吉安。李定國自七月出兵以來收復兩個州,十六個郡,大致有三千里的土地重新回到南明政權手里。取得了史稱“湘桂大捷”的勝利。

  李定國的部隊不僅戰斗力強,而且紀律嚴明。明遺老李寄描述說:“定國兵律極嚴,駐師半載(指在長沙),居民不知有兵,入市輸買。定國所將半為羅倮傜佬,雖其士官極難鈐束,何定國御之有法也。”

  清軍在湖廣接連失利,使清政府大為震驚,急忙命洪承疇經略湖廣、云貴、兩廣,趨長沙。十一月,清廷又派敬謹親王尼堪任定遠大,率領三貝勒、八固山共十五萬精兵朝長沙撲來。面對強敵,李定國進行了周密的布署:大西軍暫退出長沙,引誘清兵渡湘江,將馮雙禮、馬進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過衡山,李定國從蒸水(衡山西南)正面攻擊,馮、馬二將背后出擊,兩軍相夾,合殲尼堪。但這一計劃卻被馮雙禮透露給孫可望,孫可望不想讓李定國立功,卻暗自想著怎么陷害他。密令馮雙禮退出伏擊,馬進忠見狀也撤離了戰場。

  十一月十九日,尼堪進抵衡州,李定國在蒸水率軍出擊,接著轉戰到城北香草庵、草街,不分勝負,為此李定國準備采用伏擊戰術。二十四日,雙方再戰,李定國佯裝敗退,尼堪緊追不舍,追至演武亭,一聲炮響,大西軍伏兵四起,團團圍住尼堪,李定國手舉大刀,將尼堪一劈兩半。清軍失去主帥,大敗而逃。李定國繳獲了尼堪的鎧甲、繡旗,正準備乘勝追擊,才發現馮雙禮、馬進忠未到,派人偵察說已走湘鄉。李定國才知自己是孤軍作戰,無法擴大戰果,只得收兵向武崗轉移。衡州戰役后,李定國叫人繪制孔有德、尼堪畫像,刊布粵楚,“露布告捷”。

  桂林、衡州兩次大捷,使得滿清政權朝野震動,一聽到李定國的名字就顫栗不已,甚至還有放棄西南各省與李定國平分天下講和的打算。李定國出征不足一年,縱橫數省,收復湘、桂,擊敗清軍數十萬,掀起了繼1647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黃宗羲贊道:“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歷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孫李內訌

  然而,北路軍由于主將劉文秀由于輕敵,于公元1652年(清順治九年、明永歷六年)十月,在保寧(四川閬中)被吳三桂擊敗,副將王復臣犧牲。孫可望不僅削去劉文秀的爵號,又拆散其部隊,引起大西軍將領的不滿,大西軍人心渙散。孫可望看到李定國立下赫赫戰功之后,更引起他的嫉恨。對李定國他不僅扣發犒銀和制止永歷帝封其為西寧王,而且千方百計想加以謀害。公元1653年(清順治十年、明永歷七年)正月,孫可望怕李定國日后擁兵自重,對自己不利,便率“駕前軍”東進沅州。此時李定國屯寶慶,偵知清兵放牧湘江東岸,在道路中設伏奪其馬匹,孫可望三天中來信七封,催李定國前來議事。李定國只好放棄奇襲前往。行至紫陽渡口,劉文秀之子秘密派人來告:”孫可望讓你回去就是想殺了你“。李定國聽罷流著淚說:”孫可望仍有盜賊的心態,不可和他共事,但是我還是要真誠對他。“并致書孫可望:”今天好不容易取得這么好的局面,成敗就在眼前,我們應該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恢復大明江山,請你不要聽信讒言,使我們自相殘害,希望你能夠三思呀。”孫可望接信后惱羞成怒,領兵前去攻打。李定國為顧全大局,避免自相殘殺,迫不得已決定離開湖南赴廣西全州。他對部下說:“今天我們取得這么大的勝利,然后卻遭到別人的猜忌,況且我和劉文秀同時起兵于云南,戰功俱在,一旦有誤,就前功盡棄了,但是為了大局,我們這么能半途而廢呢?”諸營中跟隨其南下的部隊約有五萬,未跟隨者都說失去這次戰機太可惜了。

  公元1653年(清順治十年、明永歷七年)二月,清軍已得知孫、李內哄,派貝勒屯齊再入湖南,與追趕李定國的“駕前軍”在寶慶相遇。由于“駕前軍”驕傲輕敵,被清兵殺得大敗,孫可望急忙逃往峒江,衡州、武崗、靖州、辰州、沅州、黎平等州郡均陷于清軍之手,民死者將百萬,定國精銳亦挫者殆半。清平南王尚可喜也派舟師奪取了梧州和桂林。李定國和大西軍將士取得的大好局面,被孫可望破壞殆盡。

  轉戰兩廣

  清軍對李定國也緊追不舍,二月底,永州被攻陷,李定國移駐龍虎關(湖南桃川西)。三月,廣東義師羅錦鼐迎接大西軍入粵,廣東再次掀起抗清運動。李定國連破開建(廣東封開)、德慶,直抵肇慶城下,又分兵攻克四會、廣寧、三水,完成對肇慶城的包圍。三月二十六日,大西軍三面圍攻肇慶,但由于清軍拚死抵抗,圍攻一月未破,清將耿繼茂發鐵騎兵來救,農民軍被迫撤圍退軍柳州。洪承疇聞其敗,曾派人招降,李定國置之不理。

  李定國深感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平定廣東,便于六月主動致書鄭成功,邀他會攻廣州,但由于聯絡不便,鄭成功誤期,鄭、李第一次聯合行動未能實現。

  李定國不僅在廣東失利,在廣西的進展也不順利。七月十三日,他率兵兩萬進攻桂林,圍攻七晝夜未克,只得退回柳州,然而孫可望仍要置他于死地。八月,派馮雙禮偷襲柳州。李定國早有準備,暗地伏兵于江口蘆荻中。當馮雙禮來攻,便以精銳抵擋。馮連忙退兵,伏兵四起,馮只得自投水中。李定國傳令勿殺,曉以大義,從此馮雙禮投順李定國。

  公元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明永歷八年)初,南明魯王政權定西侯張名振率海艦攻入長江,直抵鎮江。鄭成功也遣兵攻崇明,清廷沿海一帶告急。形勢的好轉,使李定國再度東征。三月,他率領數萬農民軍和十三匹戰象,連破廉州(廣東合浦)、雷州(廣東海康),并占領羅定、新興、石成、電白、陽紅、陽春等縣。五月,進攻高州,清守將張月舉兵來歸。六月,再攻梧州,雖因清兵有備,不克,但廣東、廣西各地義師群起響應。李定國控制了廉、雷、高一帶,各地的百姓紛紛響應,抗清形勢再度出現高潮。李定國準備約鄭成功合攻廣州,平定全廣,再擴大到全國。于是他題字“一匡天下”,自比管仲復出,產生了驕傲情緒。

  李定國明白,要想攻克廣州,首先要打開廣州的門戶新會。這一計劃必須要有鄭成功的配合才能完成。七月,李定國再次致書鄭成功,邀他合攻新會。信中指出:“會城兩酋(尚可喜、耿繼茂)恃海攖城,尚稽戎索。茲不谷已駐興邑,刻日直搗五羊;然逆虜以新會為鎖鑰樞牖,儲糧悠資,是用悉所精神,援餉不絕。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勞而下。”信中注明援兵不得遲于十月以后。同時,李定國又聯絡了粵東水陸義師王興、陳奇策等部,號稱二十萬大軍,將新會包圍得水泄不通。

  十月十四日,攻城開始,農民軍采用炮擊,掘地道、伐木填壕等戰術均被擊退,連攻兩月,未能奏效。這時李定國輕信了間諜城中糧盡的謊言,命令罷攻,采用圍困戰術,并且建造行宮,設置官倉,向諸縣征收鹽米,使清軍有了喘息之機,大西軍中也遭受了瘟疫,士氣不振,處于不利的境地。

  十二月,尚可喜、耿繼茂及清廷靖南朱瑪喇率十萬滿漢兵趕來,清軍以鐵騎兵沖垮李定國左軍,李定國依恃的戰象也被驚散,致使大西軍全線崩潰。清軍乘勝追殺二十里,尸橫遍野。李定國只得渡橫江焚浮橋解新會之圍。

  李定國撤出新會后,沿途六、七十萬百姓跟隨撤退,李定國安撫百姓跟隨大軍撤退,連夜退走南寧。從此,廣東高、雷、廉三府,肇慶、羅定所屬三州十八縣及廣西橫州、郁林一帶全部淪入清軍之手,廣東義師也隨之失敗。新會慘敗,從主觀上講,與李定國的驕傲輕敵不無關系;從客觀上講,鄭成功此時正與清廷議和,拖延了援粵之師,等十二月議和失敗,鄭成功才派林察率舟師赴粵,李定國早已敗退,貽誤了戰機。同時,孫可望又切斷了滇黔的物資援助,這一切終于導致了新會之戰的失敗。當李定國退抵南寧時,身邊僅剩下六千人,從此他企圖恢復兩粵的事業終于化成了泡影。

  粉碎孫逆

  自從永歷帝被孫可望接到安龍后,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孫可望自居貴州省城,大造宮殿,設立文武百官,開始的時候還遵守永歷帝的名號,后來的行為和皇帝無異。朱由榔為了保住帝位,與大學士吳貞毓密謀,派使臣往廣西召李定國護駕。公元1653年(清順治十年、明永歷七年)十一月,李定國接密敕后,表示:“只要我李定國活一天,就不會讓陛下受到屈辱,希望陛下暫時忍受,我這就去救駕,我寧可背負孫可望,也不會背負陛下。”并告知俟恢復粵東,即來迎駕。不料文安侯馬吉翔為討好孫可望,將此事具告。孫可望便以“欺君誤國,盜寶矯詔”的罪名,處死吳貞毓等十八名大臣。從此,孫可望更加跋扈,為防備李定國返滇,派劉鎮國、關有才屯兵田州(廣西田陽),加以阻止。

  新會之戰的失敗,也使李定國無法在兩廣發展。中書金公趾(即金維新)便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翦除奸雄的故事,勸他回師滇黔。公元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明永歷九年)永歷帝又一次派使臣赴南寧告孫可望“僭逼”之事。李定國接血字詔書,伏地痛哭不能起,表示誓死為永歷帝鏟除奸逆,恢復江山。此時洪承疇正用“兩粵合剿”之策,全力壓縮南寧,李定國備受威脅,于是他決計回黔。第二年正月,李定國火速赴田州,守軍聽說大西軍來了,要不逃跑,要不歸降[86] ,關有才、劉鎮國逃跑。孫可望為長期控制永歷帝,又立即派出白文選遷永歷帝于貴陽。白文選不滿此舉,便以“輿徒不集”為理由,拖延移蹕時間。正月二十二日,李定國至安龍,于永歷帝相見,君臣相抱持痛哭,李定國密誓效命,背出所刺“盡忠報國”四字給南明朝廷大臣,大臣們都說道李定國是大忠臣。經商議,決定遷朝廷入滇。

  當時,劉文秀和孫可望親信王尚禮、王自奇、賀九儀等均駐云南,兵力合共五萬。二月十一日,李定國抵曲靖,云南守將議論要以兵拒。劉文秀私下會李定國說:“我們認為孫可望是董卓那樣的人,但是就算誅殺了孫可望,也難免會出現像曹操那樣的。”李定國指天為誓,決不學孫可望。于是兩人合計,迎駕本來是孫可望的意思,現在要單獨去做了,瞞住孫可望親信,平安入滇。永歷帝改昆明為”滇都”,封李定國為晉王,劉文秀為蜀王,白文選為鞏國公,所有大事都歸李定國處理。

  李定國雖掌兵馬大權,但是十分尊重永歷帝,而且給永歷帝的錢糧也頗為豐富,但是用人不當,金維新被授予吏部侍郎兼都察院,導致內訌四起,馬吉翔則大力拍李定國的馬屁。永歷朝的腐敗之氣已在腐蝕著李定國。

  但對待孫可望,李定國仍從抗清大局出發,希望和解。他曾請劉文秀拿著敕書請孫可望回來 ,遭拒絕,又送孫可望妻子歸黔,仍未達和解。他還不甘心,公元1657年(順治十四年、明永歷十一年)五月,派白文選入黔議和,孫可望竟扣押了白文選,而且把他的部隊也給扣住了 。又派孫可望舊部張虎去說情,臨行永歷帝賜虎金簪給張虎,令張虎從中開導孫可望。張虎兩面三刀,見孫可望謊稱道:”永歷帝賜給我金簪,讓我殺你。“孫可望大怒,聯絡王自奇、王尚禮、關有才為內應,內戰終于由孫可望挑起。

  大西軍絕大多數將士反對內戰,孫可望部將馬進忠、馬寶、馬惟興密謀幫李定國,一致要求還白文選兵權。孫可望不知是計,便任命白文選為征逆招討大,馬寶為先鋒,自己另率一軍隨其后,合兵十四萬,以“清君側”之名出師。

  九月,孫可望部隊抵交水(云南沾益),李定國、劉文秀領五萬人抵擋,因兵力懸殊,人心浮動。這時白文選來告訴李定國:“趕快去出兵迎戰,他們已經都準備好了,遲了我們會吃虧的。“李定國才下了交戰決心。孫可望估計昆明空虛,又派馬寶、張勝前往偷襲,與王尚禮里應外合,馬寶又告李定國。九月十九日,雙方在交水河畔會戰,白文選率鐵騎直沖馬惟興營,馬軍卻掉頭沖向孫可望營。孫可望大驚失色喊道:“怎么諸將都叛變了” ,然后落荒而逃。李定國揮師前進,孫可望的各營將士都大喊“迎晉王”,孫可望大敗。劉文秀、白文選追孫可望潰卒,李定國還師昆明,結果馬寶反正,張勝被擒,王尚禮自盡,內戰平息。

  孫可望倒行逆施,眾叛親離,從者僅數十騎,所過鎮將皆閉門不納。時馮雙禮守貴州,佯裝追兵到,孫可望攜妻子財寶投降洪承疇。清廷封他“義王”,但又戒備他,于公元1660年(順治十七年)十一月,借圍獵之機,將他射死。

  血戰磨盤山

  交水大捷后,李定國犒賞將士,厲兵秣馬。但是論功行賞的時候,把原來孫可望的部隊稱為“秦兵”,而他跟隨他的部下稱為“晉兵”,招致不少原來孫可望部下的不滿。同時對劉文秀收編孫可望潰卒三萬練以備邊之事,也不高興,于是后來召回,使的劉文秀郁郁不自得志而死,嚴重削弱了戰斗力。

  孫可望投降后,向洪承疇獻出了西南地區的地圖,并且告訴了大西軍的具體情況,使清軍摸清了底細。公元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明永歷十三年)二月,清廷決定分三路大軍攻貴州:平西吳三桂同都統李國翰領北路軍從四川進攻,征南卓布太領南路從廣西進攻,靖寇羅托同大學士洪承疇領中路,從湖南進攻。本來大西軍應針鋒相對,可此時李定國正在永昌鎮壓王自奇、關有才叛亂,無暇反擊,致使吳三桂陷遵義,羅托克貴陽,卓布太占獨山,構成對云南的嚴重威脅。

  七月,永歷帝任命李定國為招討大元帥,他才開始部署反擊。首先他致書李來亨,讓夔東十三家圍攻重慶,牽制湘楚,然后派馮雙禮、祁三升據貴陽附近雞公背,拒敵中路,派李承爵壁壘普安黃草壩(貴州興義),拒敵南路,派白文選據遵義孫家壩,拒敵北路。這一部署純屬消極防御性質。當時形勢是,清軍初入貴州,力量分散,如果李定國能集中兵力,攻破一路,戰局可以扭轉。在指揮上,李定國也中了洪承疇的計。當馮雙禮要求增兵入黔,出擊貴陽時,李定國曾接到洪承疇的來信,稱:“某本待罪先朝,志切同舟,惟俟吳王(指三桂)之至,合兵以聽指揮,無煩王師遠出也。”李定國不知道真假,延緩增兵,貽誤了戰機。八月,李定國才率師東進,又趕上雨季,日行止一二十里,士氣低落。相反清兵得到喘息之機,實力增強,開始攻滇。

  九月,清廷增派信郡王多尼為三路統帥,進趨云南。至十一月,中路多尼部敗馮雙禮于雞公背,陷安慶、曲靖。北路吳三桂都敗白文選于七星關。南部卓布太部逼涼水井,陷安隆,李承爵戰死。定國聞訊,親率主力三萬人與卓布太決戰。雙方在炎遮河雙河口擺開戰場,激烈的盤江大戰開始了。農民軍英勇阻擊,初戰告捷。第二天,清軍傾巢出動,大西軍疏于防備,又刮起北風,金槍失火,燃起山茅野草,清軍乘火勢猛射,致使農民軍全線崩潰。清軍攻破了李定國的羅炎、涼水井大營,然后大肆屠殺大西軍和當地百姓,軍民被殺的不下三、四十萬人,李定國的妻子家屬均被卓布太抓獲處死,大西軍精銳部隊受到致命損失。但是,這并未使李定國氣餒,他說:“事已至此,還有什么說的呢,我就這一顆忠心獻給大明,死而后已。”

  十二月十三日,李定國退回昆明,永歷帝召開御前會議,研究今后出路。講官劉范主張按劉文秀遺表行事,入巴蜀,依靠夔東十三家,經營陜洛地區;李定國提出撤入湖南地區,如果獲勝六詔可以攻下,如果不勝可以進入越南,召集東南亞諸國反清義士,航海到廈門和鄭成功匯合,共同進行抗清。劉范、李定國均主張先轉移,再圖恢復。但永歷帝的臣僚多為滇人,不愿離開家鄉,勛臣沐天波、權臣馬吉翔便力主退守滇西,一旦事急則逃入緬甸,永歷帝表示同意。李定國軍行進止,一以詔敕從事,并不敢堅持己見,只是對沐天波說:“公其努力,愿無生后悔而終憶余言也。”

  十五日,永歷政權西逃。事先李定國發布文告:“本藩在滇多年,與爾人民,情均父子,今國事顛危,朝廷移蹕……爾等宜乘本藩未行之時,各速遠遁,毋致自誤”,勸百姓疏散。并命令各營”不得毀其倉廩,恐清至此無糧,徒害我百姓”。一路上他還收撫難民。

  公元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明永歷十三年)正月初三,清兵會師昆明,又立即緊追不舍。為了保護永歷帝脫離險境,李定國命總兵靳統武領兵四千護永歷帝奔騰越(云南騰沖),自己則率精兵六千留永昌(云南保山)阻擊。二月,吳三桂又在大理敗白文選,氣勢洶洶追來。李定國決心打掉敵人的銳氣,全殲追兵,策劃了他生前最后一次激烈的戰斗——磨盤山戰役。

  永昌境內的磨盤山“內箐深屈曲,僅容單馬”,“定國筑柵數道,左右設伏,大營屯山后四十里橄欖坡,炊食餉伏,令毋見煙火”。他估計吳三桂必無戒備,便以竇民望為初伏,高文貴為二伏,王國璽為三伏,清軍進入三伏,“首尾橫擊之,片甲不令其逃也”。果不出料,二月二十一日,吳軍追來,其先鋒已進入二伏,卻節外生枝,南明光祿寺少卿盧桂生潛出告密。吳大驚,急令后撤,并炮擊左右伏兵。農民軍出伏作戰,“短兵相接,自卯至午,僵尸堵疊”。

  磨盤山戰役有三分之二的戰士戰死,清軍也死傷大半,后退三十里,包括固山額真沙里布在內的十八名將官都統被擊斃。南明遺民劉彬詩曰:“凜凜孤忠志獨堅,手持一木欲撐天,磨盤戰地人猶識,磷火常同日色鮮”。由于李定國率領的大西軍作戰勇猛,使清軍再不敢驕橫窮追。

  寧死荒外

  可是永歷帝在馬吉翔挾持下,從騰越逃入緬甸,從此與李定國、白文選失去聯系。三月,李定國、白文選相會于木邦(緬甸新維),商議今后去向。李定國認為:“緬甸地區貧苦,大軍進入緬甸日后必回發生禍亂,況且緬甸只是但是你我二人,但是皇帝單獨去那里說不定到安全了,”白文選則說:”現在內地都已經被清寇占領,繼續在內地會危險,不如,我隨皇帝去緬甸,你主持外部軍務大事。“兩人意見不和,便各自行動。

  磨盤戰役后,李定國余眾不過數千,勢力窘迫。不久,賀九儀從廣南率萬人來會合,祁三升、魏勇等均率部投歸,軍勢稍振。李定國將大營移孟璉(云南瀾滄),多造印敕,遍結土司 ,號召共同抗清。沅江土司那嵩起兵響應。李定國部堅持數月,被清軍攻破,又移營孟艮,招安頭人,耕種納糧如郡縣例。

  吳三桂見無法撲滅大西軍,又采取招降措施,一時農民軍中不堅定分子紛紛投降。公元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明永歷十四年)三月,吳三桂用賀九儀妻子勸降,賀九儀剛要去投降竟被李定國殺了,從此無人敢言降字。

  李定國曾連續上疏三十余封給永歷帝都石沉大海。直到七月,白文選強攻緬都阿瓦失利回來,白、李才了解真相,原來緬甸扣住了永歷帝,二人決定攻緬搶出永歷帝。九月,兩人分別入緬。至十一月,定國大敗緬軍,提出送還永歷帝,在退兵的的條件。緬則回答:”你們要攻城,我也不怕,你們大軍來這里,水土不服,將士會的病而死。“ 第二年二月,白、李又合兵入緬,緬集眾十五萬,巨象千余頭來戰。二人奮力苦戰,大敗緬軍,渡錫箔江臨金沙江窺緬城,緬甸仍不交出永歷帝。李定國只得派兵造船渡江,五月又被緬兵搗毀船廠。李定國大怒,圍困緬城,不料軍中老幼累累,軍饑疫作,死亡相繼,不得已移軍亦渺賴山下。八月,兩人又分兵攻緬,但出師不利,十六舟有五舟被擊沉。在緬甸他們亦得知吳三桂已大舉攻緬,緬殺害永歷從官四十余人,白文選部情緒低落。是月中旬,張國有、趙得勝劫持白文選欲降清,離開李定國。李定國子嗣興準備堵截,李定國不忍雙方自相殘殺,命放還,率本部獨進洞烏。

  十二月,李定國又準備再度攻緬,忽聞緬王已獻永歷帝于吳三桂憤懣欲絕說道:‘勢既不敵,追無能為’”。移營景線。但到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明永歷十六年)四月,他又抵勐臘,遣官入車禮(西雙版納)借兵,企圖東山再起。五月,禮部侍郎江國泰說服暹羅(泰國)與定國聯姻,幫助象馬,恢復云南。蜀人馬九功也從古剌返回,云南已集四千人,愿為掎角之勢。正當李定國欲圖大舉,不幸軍中瘟疫流行,人馬病死甚多。李定國修表告天,祈求說道:“如果大勢已去,希望老天讓我李定國一人去死,不要再連累軍民。”

  六月十一日,李定國正逢四十二歲生日,突然發病,接著又傳來永歷帝于四月初八被吳三桂絞殺的消息。李定國慟哭并命人為永歷帝發喪,全軍將士穿白衣,李定國披發徒跣,號誦搶地,兩目皆血淚,大哭道:“我對不起大明,也對不起皇帝,我該怎么面對天下。“六月二十七日夜,李定國死于勐臘(一說景線),臨終前還囑咐兒子及部下:“寧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李定國死后,部下有數千人不降,聚于阿瓦河東百里,稱為“桂家”。勐臘各族人民亦奉李定國為神,過晉王墓均膜拜。并于后山復建“漢王廟”,每年春節進行隆重祭祀。

  李定國傳

  李定國,字鴻遠,陜西延安人。初從張獻忠為亂,與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并為獻忠養子。獻忠入四川,遣諸將分道屠殺,定國為撫南。順治三年,肅親王豪格率師入四自重慶而南,四年,破遵義,入貴?川,獻忠死西充。可望與定國等及白文選、馮雙禮率殘州。可望令定國襲破臨安,屠其城,盡下迤東諸郡縣,定國等皆自號為王。居年馀,可望用任僎議,自號為國主。

  時能奇已前卒,定國、文秀故儕輩,不相下,而定國尤崛強。六年春,可望密與文秀謀,藉演武聲定國罪,縛而杖之百。已,復相抱哭,令取沙定洲自贖。定國憾可望,念兄事久,未可遽發難,乃率所部攻定洲,定洲降,械以歸,剝皮死。定國兵漸強。可望知不可制,乃通使桂王,思得封爵,彈壓諸將。桂王封可望公,尋進為王。定國與文秀亦自侯進公。八年,可望遣使迎桂王。九年,劫遷安隆所。會定南王孔有德師出河池向貴州,可望令定國與馮雙禮將八萬人自黎平出靖州,別遣馬進忠自鎮遠出沅州,兩軍會武岡,圖桂林。文秀亦出兵規取成都。可望言于桂王,進定國西寧王、文秀南康王。

  定國自靖州進陷沅州,再進,陷寶慶,遂破武岡,與雙禮兵合。有德引師還桂林。定國使張勝、郭有銘為前鋒,趨嚴關,而令雙禮與高文貴、靳統武繼其后。有德遣兵逆戰驛湖,敗績,陷全州。定國與王之邦、劉之講、吳子圣、廖魚、卜寧率所部自西延大埠疾馳鄉桂林,勝、有銘已破嚴關。有德率師出戰,定國軍中象陣略退,斬馭象者以徇,所部戰甚力,驅象突陣,有德敗績,退保桂林。定國晝夜環攻,城陷,有德自殺。定國分兵徇廣西諸郡縣,梧州、柳州皆下,又遣白文選攻陷辰州。大敬謹親王尼堪率師南征,次湘潭。馬進忠引退,師從之,次衡州。定國赴援,兩軍同時至,戰衡州城下,定國敗走。敬謹親王自率精騎追之,遇伏,沒于陣。定國收兵屯武岡。

  定國轉戰廣西、湖廣,下數十城,兵屢勝,可望益嫉之,次沅州,召定國計事,將以衡州敗為定國罪而殺之。定國察其意,辭不赴。十年,率進忠等犯永州。大、貝勒屯齊率師自衡州赴之,未至,定國度龍虎關復入廣西,次柳州。可望會雙禮追定國,自靖州進次寶慶。貝勒屯齊遣兵自永州要擊,可望敗走,還貴陽。定國自柳州道懷集,攻肇慶。師自廣州赴援,戰四會河口,定國兵敗,移軍破長樂,行略高、雷、廉三府,悉屬于定國。

  桂王在安隆,馬吉翔為政,遙奉可望指。可望謀自帝甚急,王懼,與大學士吳貞毓謀,定國感泣,議奉迎,青陽密使報王。王復遣周官鑄“屏翰親?,密遣林青陽敕定國統兵入臣”金印賜之,定國拜受命。十一年,事為吉翔聞,啟可望,可望怒,遣其將鄭國按治,殺貞毓、青陽及諸與謀者凡十八人,獨官走免。定國發兵陷高明,進圍新城。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赴援,次三水,珠瑪喇以師會,戰于珊洲,定國兵敗,退保新會。師進擊之,定國敗走。十二年,師進次興業,再進次潢州江上。定國戰屢敗,乃道賓州走南寧。可喜等撫定高、雷、廉三府及廣西橫州。十三年,師進攻南寧,定國戰復敗,將道安隆入云南。可望诇知之,遣白文選移桂王貴陽。文選心不直可望,因密告王曰:“姑遲行,候西府。入云南。文秀自四川還軍,可望令與諸將?”西府謂定國也。定國至,文選與共奉王自安南王尚禮、王自奇守云南,亦不直可望,遂與沐天波迓王入居可望廨,進定國晉王,并封文秀、文選皆王,尚禮等公。令文選還貴陽喻意,可望奪文選兵,置之軍中。定國令靳統武收吉翔,將殺之,吉翔哀統武為言于定國,召入謁,叩頭,諂定國,定國薦于王,使入閣,復用事。

  李定國的人物評價

  李定國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民族英雄抗清將領之一,作為農民義軍領袖,他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捐棄前嫌,與南明朝廷合作,并且矢志不渝;面對同一陣營中孫可望的多方挑釁,他顧全大局,多方避讓;他曾經”兩蹶名王,天下震動”,令清廷一度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幾已令吳三桂全軍覆滅。

  明清之際各方面人物當中,李定國是明末是反抗壓迫的民族英雄;清初是抗擊滿洲貴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統治的杰出統帥

  李定國用兵如神,有小諸葛之稱。而且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時人記載”凡士伍破衣敝絮,皆送入后營,紉織為襯甲、快鞋之用,無棄遺者。或傳定國兵當以夜至,比曉則已過盡矣。故所至有功”。連清朝也不得不承認李定國有五伯之大仁大義、謙恭下士。

  其人與百姓息息相通,在鎮守云貴之時,愛民如子,當下云南人仍然視定國為滇中的脊梁!(云南人最為崇拜的就是武侯和李定國--郭影秋語)定國的忠義節烈知道近現代依然被人們稱贊不絕,晚清革命黨人起義,蔡鍔等仍以定國為榜樣,章炳麟說:“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國! ”

  
看了“李定國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孔四貞的人物生平

2.孔四貞生平簡介

3.歷史上的十大悲壯瞬間

235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低温柔性试验仪-土工布淤堵-沥青车辙试验仪-莱博特(天津)试验机有限公司 | 电梯乘运质量测试仪_电梯安全评估测试仪-武汉懿之刻 | 压缩空气检测_气体_水质找上海京工-服务专业、价格合理 | 电缆故障测试仪_电缆故障定位仪_探测仪_检测仪器_陕西意联电气厂家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 江苏南京多语种翻译-专业翻译公司报价-正规商务翻译机构-南京华彦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 都江堰招聘网-都江堰人才网 都江堰人事人才网 都江堰人才招聘网 邢台人才网_邢台招聘网_邢台123招聘【智达人才网】 | 药品仓库用除湿机-变电站用防爆空调-油漆房用防爆空调-杭州特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 | 三氯异氰尿酸-二氯-三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强氯精-消毒片-济南中北_优氯净厂家 | 干粉砂浆设备_干混砂浆生产线_腻子粉加工设备_石膏抹灰砂浆生产成套设备厂家_干粉混合设备_砂子烘干机--郑州铭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面膜机_面膜折叠机价格_面膜灌装机定制_高速折棉机厂家-深圳市益豪科技有限公司 | 房间温控器|LonWorks|海思 | 挤塑板-XPS挤塑板-挤塑板设备厂家[襄阳欧格] | 黑田精工电磁阀-CAMMOZI气缸-ROSS电磁-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无锡装修装潢公司,口碑好的装饰装修公司-无锡索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恒湿机_除湿加湿一体机_恒湿净化消毒一体机厂家-杭州英腾电器有限公司 | 针焰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 - 苏州亚诺天下仪器有限公司 | 查分易-成绩发送平台官网| 洛阳装修公司-洛阳整装一站式品牌-福尚云宅装饰| 旗杆生产厂家_不锈钢锥形旗杆价格_铝合金电动旗杆-上海锥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德国进口电锅炉_商用电热水器_壁挂炉_电采暖器_电热锅炉[德国宝] | 防水试验机_防水测试设备_防水试验装置_淋雨试验箱-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 锂电池砂磨机|石墨烯砂磨机|碳纳米管砂磨机-常州市奥能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螺旋丝杆升降机-SWL蜗轮-滚珠丝杆升降机厂家-山东明泰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压滤机-洗沙泥浆处理-压泥机-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安规电容|薄膜电容|陶瓷电容|智旭JEC安规电容厂家 |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业零排放|水厂设备|软化水设备|海南净水设备--海南水处理设备厂家 | 室内室外厚型|超薄型|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_隧道专用防火涂料厂家|电话|价格|批发|施工 | 分光色差仪,测色仪,反透射灯箱,爱色丽分光光度仪,美能达色差仪维修_苏州欣美和仪器有限公司 | 闭端端子|弹簧螺式接线头|防水接线头|插线式接线头|端子台|电源线扣+护线套|印刷电路板型端子台|金笔电子代理商-上海拓胜电气有限公司 | 定坤静电科技静电消除器厂家-除静电设备 | 镀锌方管,无缝方管,伸缩套管,方矩管_山东重鑫致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鼓风干燥箱_真空烘箱_高温干燥箱_恒温培养箱-上海笃特科学仪器 | 上海公众号开发-公众号代运营公司-做公众号的公司企业服务商-咏熠软件 | 北京康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分子蒸馏-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实验室分子蒸馏设备 | 高精度-恒温冷水机-螺杆式冰水机-蒸发冷冷水机-北京蓝海神骏科技有限公司 | 智慧养老_居家养老_社区养老_杰佳通 | 塑料熔指仪-塑料熔融指数仪-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广东宏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