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中興簡介
弘治中興指的是明孝宗在位期間的統治,明孝宗朱佑樘十八歲就繼位,繼位之后積極的革除弊政,推行改革,最終使得明朝從一個內憂外患并存的沒落王朝成為了一個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治世局面,所以說明孝宗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明君主。下面小編就說一下弘治中興具體介紹。
弘治中興發生于多少年
弘治中興是指明朝弘治年間的盛世,是明孝宗在位期間的統治,因為年號為弘治,因此這段明朝的中興盛世被稱為弘治中興,弘治這個年號從明孝宗朱佑樘繼位的第二年開始,一直到明孝宗去世為止,是指1488年到1505年這段時間,弘治中興多少年?仔細的算一下弘治中興應該是明孝宗在位期間的十八年的時間。
弘治中興多少年?明孝宗從十八歲繼位,三十六歲去世,在位時間是十八年,這段時間年號都是弘治,因此弘治中興應該是十八年。明孝宗在位的整個期間都屬于青春年少的時期,無論是精力還是智慧都是處于鼎盛時期的,也許正是因為其統治期間處于青壯年時期,所以才能夠做到勤政愛民,所以才會有治理好國家的雄心壯志,人們都說是青年有為,明孝宗應該就是青年有為的典范吧。
在明孝宗繼位的時候明朝的國勢已經開始頹敗,明憲宗給自己的兒子明孝宗留下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明孝宗在做太子的時期就已經明白自己接受的這個江山到底有哪些地方有問題,所以明孝宗一繼位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這些改革才將明朝的國勢挽救于頹敗之中,歷史上的任何改革都是需要膽略和勇氣的,改革會觸動舊勢力的利益,所以改革有時候是需要付出血的代價的,明孝宗繼位的時候只有十八歲,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正是改革能夠成功這股無所畏懼的勇氣是至關重要的。弘治中興正是在明孝宗的黃金年齡段內進行的,一直維持了十八年的時間。
歷史上的弘治中興措施
弘治中興措施一:政治方面明孝宗積極的進行改革,首先做的就是整頓吏治,通過整治使得正直能干的大臣得到了升遷,也獲得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哪些混日子依靠逢迎拍馬上位的官員受到了貶謫,有罪的官員則受到了應有的懲處。通過整治明孝宗時期的吏治變得清明廉潔。同時明孝宗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可以說做到了勤政廉政,諸多的人才被起用,明孝宗是一個寬和仁厚的君主。同時明孝宗還厲行節儉,并且以身作則,同時注重法制,頒布了重要的法典。
弘治中興措施二:在軍事方面明孝宗擊敗吐魯番,收復嘉峪關以西的土地,經營哈密。明孝宗還修繕長城,抵御蒙古。明孝宗還愛護自己的武將,擊敗韃靼小王子,頒布《僉民壯法》。
弘治中興措施三:在外交方面明孝宗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采取積極防御抗戰的戰略。沒有追擊蒙古韃靼小王子的軍隊,只是進行驅趕,安南、暹羅、琉球、占城、撒馬兒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屬國不定期來明朝入貢。
弘治中興措施四:經濟方面,明孝宗看到了人民生活的不易,于是減免賦稅,進行經濟改革,興修水利,使得國家出現了繁榮景象,人口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出現了增長。
弘治中興措施五:明孝宗統治期間積極的對黃淮進行治理,經過治理黃河和淮河水患有所減輕,同時還對江南進行了治理,在之后的二百多年里,江南一帶幾乎是旱澇保收的魚米之鄉。
弘治中興措施六:明孝宗施行積極的民族政策,對回族施行開明的扶持政策,同時加強了對西藏的管理。
關于弘治中興的評價
弘治中興是指1488年至1505年明孝宗在位期間的英明統治,因為明孝宗的年號定為弘治,因此史學家將其統治的這段時間稱為弘治中興,在弘治年間由于作為皇帝的明孝宗積極的采取了各項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措施,使得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可以說弘治中興使得衰敗的明朝得以中興,下面說一下對弘治中興的評價。
弘治中興的評價一:明孝宗繼位的時候其父親明憲宗留下了一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明孝宗繼位之后厲行改革,使得明朝衰頹的國勢開始變得強大起來,到明孝宗統治的晚期明朝國庫已經變得充盈,人民生活也變得富裕,稱得上是安居樂業,因此史學家才將明孝宗統治的時期稱為“弘治中興”。
弘治中興評價二:由于明孝宗統治時期削弱了太監亂政的現象,采取了一些發展經濟、挽救危機的治國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出現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政治清明。明朝出現了一個值得稱道的治世局面,這一治世局面使得明朝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弘治中興評價三:后世的史學家認為明朝傳承了十六代,但是值得稱道的有為皇帝只有明太祖、明成祖、明孝宗、明仁宗和明宣宗而已,從這里可以看到后世對明孝宗的統治評價是相當高的,甚至是可以與開國皇帝相媲美。
終而言之,弘治中興可以說是挽救明朝于頹亡之中,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太平盛世,當然這一盛世明孝宗的功勞是不可以忽視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歸結于一個人的力量,可以說是一個群體的力量造就的,這是一個中國儒家文化傳統生命力重新勃興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