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歌的由來
日本的國歌“君之代”的詞出自一首古詩。歌詞的大意是:“吾皇盛世兮,千秋萬代;砂礫成巖兮,遍生青苔;長治久安兮,國富民泰。”這首詩源自日本31音節俳句的兩本詩集,即公元10世紀的《古今和歌集》和公元11世紀的《和漢朗詠集》,但詩作者不詳。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日本國歌的由來。
歷史由來
明治時代1868年開始時,日本開始邁向現代化國家,但還沒任何可稱為“國歌”的東西。1869年,當時在橫濱工作的英國軍樂團教師約翰.威廉.芬頓聽說日本缺少國歌,他告訴日本軍樂團的成員們英國國歌《天佑國王》。他強調了國歌的必要性,并建議如果有人提供歌詞,他可以譜曲。樂隊成員在與他們的指揮商量以后,請日語、中國歷史和文學都很好的,來自現在的鹿兒島縣(Kagoshima)的炮兵大山巖(Oyama Iwao)(1842-1916)為國歌選擇了恰當的詞(后來大山成了陸軍部長和陸軍元帥)。芬頓把他自己的音樂加在了大山從名叫《蓬萊山》的集子中選的一首琵琶歌俳句上了。結果這就是第一首"君之代"(Kimigayo)國歌了。
然而,其旋律與今天人們所知的國歌完全不同。1870年一次軍隊游行中,在銅管樂隊的伴奏下,演出了這一首國歌,但后來人們認為它缺少莊嚴感,并一致同意有必要加以修改。1876年,海軍樂隊的指揮永倉祐庸(nagakura suketsune)——后來他以中村祐庸(Nakamura suketune)的名字出名——向海軍部提出了一個改變音樂的建議。在他的建議的基礎上,有關部門決定新的旋律必須反應宮庭表演的音樂贊美詩所使用的風格。1880年7月,選擇了4人組成一個委員會來修改該音樂。他們是海軍樂隊指揮中村雄助、陸軍樂隊指揮 四元義豊(Yotsumoto Yoshitoyo)、日本宮庭雅樂指揮林廣守(Hayashi Hiromori)和與海軍簽有合同的德國樂團教師弗朗茲· ??颂?Franz Eckert)。
最后在日本宮庭音樂中使用的傳統音階的基礎上,選擇了早弘盛所作的旋律。埃克特將國歌作了分為4部分來歌唱的安排。在明治天皇的生日1880年11月30日,皇宮中首次演出新的國歌。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國歌"君之代"(Kimigayo)的由來。
國歌使用
(一)『初代 君之代』的演奏及合唱兩版。
(二)奧好義創作的原版雅樂"二代君之代"演奏版。
(三)二戰前官方正試出版的"二代君之代",1930年11月灌制的錄音版本,由辻順治指揮,日本帝國陸軍戶山學校軍樂隊演奏,聲樂演唱者為;木下保、內田榮一、齊藤靜子、黑沢貞子(四部合聲)。
(四)二戰后,陸上自衛隊中央音樂隊演奏版及日本官方合唱兩版。
(五)日本在國際間正式演奏的國歌版本。
(六)日本於國際奧運比賽演奏的國歌版本。
(七)作曲家"格拉祖諾夫(Glazunov)"為聯合國世界國歌改編的,作品96號"君之代"演奏版。這部作品特別之處是;是二代君之代目前唯一已知的正式變奏曲。
(八)1970年代捷克國家廣播電臺交響樂團為奧運會灌制的奧運版世界國歌演奏版。
(九)1991年"小澤征爾"為奧運會灌制的奧運版世界國歌,指揮新日本愛樂交響樂團演奏的日本國歌版。 (十)『小學唱歌 君之代』的現代小學生聲樂演唱版。
今天在日本國家法定假日的儀式上及其它喜慶的傳統公共節日和歡迎外國國賓的儀式上都掛國旗和演奏國歌。此外,許多日本公民在國家法定假日都將國旗掛在他們的前門外。在非正式的場合也演奏國歌君之代的音樂,如有日本隊代表本國出席的國際體育運動會。在相撲聯賽上,在頒獎儀式開始前,通常也演奏國歌。
承認國旗太陽旗和國歌"君之代"的廣泛使用已為習慣法所接受,在21世紀的前夕,日本政府認為在成文法中給它們一個明確的地位是合適的。1999年6月向日本國會提交了將太陽旗和"君之代"定為國旗和國歌的議案。1999年8月9日,日本國會通過涉及國旗和國歌的法律。
明治15年(1882年),文部省試圖撰寫頒訂一首作為國家正式國歌之提案,作為議案提名的國歌標題為『明治頌』,但在明治17年(1884年)因種種原因而終止創作。此為日本第一次也是目前最后一次試圖以日本國歌之名而進行創作的曲目,可惜沒能成功。
此外,在日本命名為君之代的歌曲有四首,『初代 君之代』、『二代 君之代』、『小學唱歌 君之代』、『保育 君之代』。初代及二代君之代是日本前后兩首官方認可的國歌?!盒W唱歌 君之代』及『保育 君之代』,是日本文部省於明治15年(1882年)編訂的第一本官方音樂教科書中的教材曲目。這四首"君之代"均為明治初期所創作,創作的時間都很相近,動機雖各有不同,但都以教育國民忠君愛國的思想為目的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