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史頻道搜集整理了全的唐代歷史、唐朝文化、盛唐故事等歷史知識。包括唐朝的疆域地圖,歷代皇帝列表,唐朝禁宮秘史以及貞觀之治及安史之亂的歷史資料等等。
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唐王李淵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禪位,取代隋朝,建國唐朝,設京師為長安,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唐朝的歷史簡介。 唐朝(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李淵于61...
忠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績),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漢族,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唐初名將,與李靖并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勣簡介。 歸...
蕭銑是后梁宣帝蕭詧的曾孫。祖父蕭巖,開皇初年(581年),背叛隋朝降于陳朝。開皇九年(589年),隋朝滅陳朝,蕭巖被隋文帝誅殺。蕭銑少時孤貧,以賣書謀生,侍奉母親很孝順。隋煬帝時,因外戚之恩提拔為羅川縣令。 稱帝奪地 義寧二年(618年),蕭銑稱帝,設置百...
天可汗是唐代少數民族首領對唐太宗的尊稱,太宗皇帝成為了當時天下的共主。此外除唐太宗外,唐高宗、唐肅宗也曾被稱為天可汗。 在今天陜西省禮泉縣東北五十多華里的九嵕(g宗)山主峰上,有一座龐大的陵墓,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的昭陵。昭陵周...
秦瓊(571638)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尉遲恭為傳統門神。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最初是隋朝來護兒部將,后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兵敗,張須陀戰死,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為帳內...
長孫順德,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祖父長孫澄,北周秦州刺史,父親長孫愷,在隋朝時任開府。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長孫順德簡介。 功勛之臣 李淵起兵后,任命長孫順德為統軍。長孫順德隨軍討平霍邑、擊破臨汾、攻克絳郡,...
唐代法律的總稱。主要是《永徽律》,還包括《武德律》、《貞觀律》等法典。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唐朝唐律的歷史介紹。希望對大家有用。 唐代法律的總稱。主要是《永徽律》,還包括《武德律》、《貞觀律》等法典。《武德律》是唐高祖時以《開皇律》為藍本所制訂...
唐朝的疆域廣大鼎盛時為7世紀,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圍南至羅伏州(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一說1240萬平方公里。中唐后...
柴紹(588638),譙國襄公,字嗣昌,漢族,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陽昭公主為妻。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柴紹簡介。 晉陽起兵 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四月,李淵在晉陽起兵,并秘密派人召當時還在長安的柴紹夫...
蕭瑀(575年648年),字時文,南朝梁明帝蕭巋之子,蕭皇后之弟。從小以講孝道聞名天下,而且能夠善于學習和書寫,個性正直,為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并且深刻精通佛法道。官至大唐宰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蕭瑀簡介。 出身皇家...
魏征字玄成,鉅鹿郡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后人稱為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一代名相。下面小編給大家講魏征進諫的故事 唐武德二年(619年...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俗姓陳,名袆,河南洛陽洛州(今河南偃師)人,世稱唐三藏,意為其精于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他是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也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唐儉,字茂約,漢族,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祖父唐邕為北齊大臣,其父唐鑒與唐高祖李淵為世交。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儉簡介。 諫舉大計 唐儉,祖父唐邕,任北齊尚書左仆射。父親唐鑒,出任隋戎州刺史,與唐高祖友善,曾同掌禁...
蔣國忠公屈突通(557-628),男,長安人,隋唐時期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長卿之子。先世為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屈突通簡介。 從平四方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
殷開山,名崤,以字行,漢族,京兆鄂 (今陜西 鄂縣)人。為隋太谷長。六一八至六二六(唐高祖年間)召補大掾,歷遷吏部尚書。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殷開山簡介。 作為唐代開國功臣的殷開山,他的祖父殷不害為南朝陳(治所在今河南淮陽)司農卿、光祿大夫,...
李孝恭,唐初大將。高祖族侄。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個兒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武德初,以趙郡王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降巴蜀三十余州。又任荊湘道行軍總管,用長史李靖計,擊降蕭銑,并遺李靖等招降嶺南各地。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
李密投降隋皇泰主,使瓦崗軍喪失了反隋的斗爭大方向,渙散了斗志。七月,李密按照楊侗旨意,帶領精兵在衛州童山(今河南浚縣西南)大戰宇文化及。接下來給大家詳解介紹瓦崗農民起義的歷史介紹。 從隋大業六年(610年)翟讓聚眾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舉起反隋義旗...
張公謹(594年-632年),字弘慎,漢族,魏州繁水(今河北魏縣)人,唐朝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張公謹原為王世充屬下洧州長史,與刺史崔樞一同降唐,任鄒州別駕、右武候長史。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張公謹簡介。 歸順唐朝 張公謹早年曾效力于王世充,任洧...
天策府十八學士:五代楚國君王馬希范在位時曾仿照唐太宗設天策府文學館的先例,那么唐朝十八學士是指哪些人呢,下面小編告訴大家。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夜,秦王李世民帶兵入玄武門,誅幼弟李元吉,殺皇儲李建成,廢長奪嫡,入主東宮。這就是震古懾今的...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虞世南簡介。 虞世南身體強健,博聞強識。少年時與兄虞世...
陳公侯君集又名侯君集,漢族,豳州三水(今陜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侯君集簡介。 早期經歷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早年人比較浮夸,學弓箭學不會,還號稱自己有勇武。后來加入秦王府,跟隨李世民南征...
長孫無忌,先世乃鮮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為長孫氏。從小該博文史。617年,李淵起兵太原,無忌進見,李淵愛其才略,授任渭北行軍典簽。自此輔佐李世民,建立唐朝政權,是唐朝開國功臣,以功第一,封齊國公,后徙趙國公。下面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長...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下面給大家介紹唐朝的文化發展。 文化藝術和宗教...
李承乾,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長子,母親是長孫皇后。雖然他是嫡長子,可是卻也沒當上皇帝。那大唐太子李承乾是怎么死的,下面小編告訴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李承乾后來于宮中看中了一個男子,很有容貌和儀態。太子很喜愛。皇帝聽了卻很生氣。之后讓...
唐高祖李淵(566635)字叔德,唐代開國皇帝。先世本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李氏,母為隋文帝獨孤皇后姐,所以受到重用。隋煬帝即位后,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后遷衛尉少卿、太原留守。那么唐高祖遜位之后,唐高祖和李世民的關系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