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后唐的歷史
后唐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政權和朝代,它取代了后梁,而其后不久又為后晉所取代。后唐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十國初期的晉國,唐大順二年(891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冊立為晉王,建立晉國,都太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五代十國后唐的歷史。
后唐歷史簡介
李存勖本沙陀人,李克用長子。沙陀部出自西突厥,唐末居代北神武川(今山西應縣﹑朔縣間,桑干河上游)。唐中和元年(881),僖宗召克用鎮壓黃巢起義軍,三年,拜河東節度使,治太原。干寧二年(895),進爵晉王。唐末,克用與宣武節度使(今河南開封)朱溫爭霸,長期進行激烈戰爭。
后梁開平元年(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后梁。晉王李克用仍使用唐“天佑”年號,晉實際上已成為全面獨立的王國,并以復興唐朝為政治號召,長期與后梁爭戰不休。后梁開平二年(908)李克用死,子李存勖繼晉王位。干化元年(911)晉國在柏鄉(今屬河北)決戰中,大敗后梁兵,接著攻占幽(今北京)﹑魏(今河北大名北)等州,取得河北。
龍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稱帝于魏州,是為莊宗,改元同光,國號唐,史稱后唐。同年十月,滅后梁,十二月,遷都洛陽。割據鳳翔的岐王李茂貞與吳越﹑楚﹑閩﹑南平都稱臣于后唐。同光三年(925)莊宗令郭崇韜等攻滅前蜀(不久,孟知祥又占蜀地,史稱后蜀),進一步統一北方,并擴展到長江上游,此時是后唐的鼎盛時期。南方諸國中,僅南漢﹑吳(南吳)與后唐抗衡。
存勖驕 淫 亂政,任用孔謙重斂急征,百姓怨憤﹔重用伶官﹑宦官,誅殺功臣,搶掠魏州軍營婦女入宮,激起魏州兵變。四年三月,克用養子蕃漢總管李嗣源(沙陀人,原名邈佶烈)藉兵變力量,奪取汴州(今河南開封)。四月,存勖在洛陽被亂兵殺死,李嗣源入洛陽稱帝,改名李亶,是為明宗,改元天成。
嗣源即位后,改革弊政,殺宦官,誅孔謙,廢苛法,均田稅,政局小安。但他也猜忌大臣,又年老多病。長興四年(933)十一月,明宗病,子從榮疑明宗已死,領兵入宮,事敗被殺。
明宗(867~933)死,子從厚(914~934)繼位,是為閔帝。
應順元年(934)四月,河東節度使李從珂(本姓王,嗣源養子)起兵殺從厚,自立為帝,是為末帝。清泰三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937年1月11日)嗣源女婿石敬瑭(即后晉高祖石敬瑭)勾結契丹攻入洛陽,從珂(885~937)自殺。后唐亡。
后唐經典戰役
后唐長興元年(930年)九月至次年二月,明宗李嗣源遣軍攻討劍南東川節度使董璋與劍南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反叛的作戰。天成四年(929年)五月,明宗為加強對劍南東、西兩川的統治,遣客省使李仁矩招諭兩川納貢遭拒后,恐日久生變難制,遂于東川閬(治今四川閬中)、果(治今四川南充北)二州置保寧軍,命李仁矩為節度使鎮守;另以武信節度使夏魯奇戍守遂州(治方義,今四川遂寧),并不斷增兵,以遏制兩川。董璋、孟知祥見狀,深為驚懼,暫棄舊仇,聯兵反叛。
次年正月,董璋先于劍門(今四川劍閣東北)筑七寨,后又于劍門北置永定關,布列烽火,集聚民兵扼守,以阻后唐軍入川。繼而,孟知祥約董璋同時起兵,先取遂、閬二州,然后合兵據守劍門,為共御京師軍前來解除內顧之憂。九月,董璋率數萬兵攻克閬州,殺李仁矩。孟知祥以都指揮使李仁罕為行營都部署,漢州刺史趙廷隱為副使,簡州刺史張業為先鋒指揮使,率兵3萬往攻遂州。夏魯奇據城固守,遣馬軍指揮使康文通率軍出城迎戰,激戰中,康文通聞知閬州已陷,亦率所部降,夏魯奇自殺。明宗得悉閬、遂已陷,命天雄節度使石敬瑭為東川行營都招討使,右武衛上王思同為西都留守兼行營馬步都虞候率軍入川往討。
時孟知祥以故蜀鎮江節度使張武為峽路行營招收討伐使,左飛棹指揮使袁彥超為副,率水師趨夔州(治今四川奉節),以阻后唐軍西進;東川董璋部亦攻占合(治今四川合川)、巴(治今四川巴中)、蓬(治今四川儀隴南)、果(治今四川南充)等州。
十一月初十,正當董璋分兵進軍黔(治今四川彭水)、涪(治今四川涪陵)二州之際,石敬瑭率軍入散關(今陜西寶雞西南大散嶺上)。十三日,王思同等率前鋒軍出人頭山(今四川廣元西南),迂回至劍門南,奇襲劍門關,殺東川兵3000余人,俘都指揮使齊彥溫。繼破劍州(治今四川劍閣),因大軍未至,遂焚廬舍、搶資糧,退保劍門。孟知祥聞劍門失守,即遣牙內都指揮使李肇率兵5000倍道疾行,先據劍州,又遣使至遂州,命趙廷隱率萬人跟進,以加強劍州兵力;同時命故蜀永平節度使李筠率兵4000趨龍州(治今四川平武東南),扼守要害,防止后唐軍從鄧艾故道入蜀。董璋亦從閬州率兵進屯木馬寨(今四川劍閣東南)。時屯駐耒蘇村(今四川劍門東南)的西川牙內指揮使龐福誠、昭信指揮使謝鰉,聞劍門失守,即率兵干余間道奔赴劍州,傍晚方至,遇后唐軍萬余從北山而下。龐、謝兵分兩路,龐福誠率兵數百迂回唐軍營后鼓噪襲擊,謝鰉率余眾正面進攻,后唐軍措手不及,又不明虛實,驚恐而逃,退保劍門,十余日不敢出戰,董璋乘機部署趙廷隱與李肇分別列陣于牙城后山及河橋(一說石橋)待擊。
十二月初三,石敬瑭率大軍抵劍門,即引兵再攻劍州。及至,令步兵攻牙城后山,被趙廷隱擊退;又命騎兵沖擊河橋,遭李肇部強弩阻擊,難以近前。日暮,石敬瑭被迫撤軍,又遭伏擊,敗退劍門。至二年二月,石敬瑭征討兩川被阻于劍門險峽,難以進軍,遂以糧運不繼,燒營北歸,后唐攻兩川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