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繼位的原因。
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1]),即清宣宗,通稱道光帝,是清入關后的第六個皇帝。清仁宗(嘉慶帝)次子,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道光帝繼位的原因。
道光之所以能夠取得皇位,據說和他的神勇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在林清之變中,更是給嘉慶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人野史《春冰室野乘》上卷里說,道光八歲的時候,就跟著爺爺乾隆帝去木蘭圍場打獵。一行人走到張家灣的時候,乾隆帝命令各王比試射箭,小道光則呆在旁邊觀看,等各王射完后,他也躍躍欲試,拿了把特制的小弓箭射了幾下,結果還真射中了二箭。乾隆帝看后大樂,撫摸著小道光的頭說:“乖寶貝,你要是能連中三矢,我就賞給你黃馬褂穿。”
小道光隨后再接再厲,還真就射中了第三箭,于是他便跪上前討賞,乾隆帝問他想要什么,小道光既不說話也不起來。乾隆帝大笑,說:“好了,我知道了。”于是命侍臣立刻取黃馬褂來,手下的人看只有成人的黃馬褂,倉卒間找不到小號的,只好給他一件大的黃馬褂套上。由于衣服實在太長太大,小道光穿上后都沒法走路,最后只好由侍衛抱了回去。
這還不算什么。清人筆記《南亭筆記》里說,道光最愛玩彈弓,練就了一手百步穿楊的技術,常常把皇城的麻雀射得雞飛狗跳,無處安身。您還別說,道光的這門特技在關鍵時候還真派上了用場。在一個月黑風高、雷電交加的晚上,天理會林清率會黨起義,一群人直奔紫禁城并一度殺進宮門,皇宮一時告急!當時道光正在巡邏,看到匪徒們越登宮墻,便用隨身帶的彈弓連發連射,射得準,力道足,據說無不應弦而倒。隨后,道光轉回到乾清宮,忽然看見一人立在殿脊上,正在手揮令旗,號召同黨進攻。道光正想用彈弓射,卻發現沒子彈了,于是他解下衣服上的金鈕扣射去,結果一下擊中此人的眼睛,導致其慘叫一聲,落地摔死。
也有人說,道光當時用的不是彈弓,而是鳥槍,說當時林清之變的時候,賊焰囂張,道光正在上書房讀書,聽到外面喧鬧,便出門查看,只見諸王貝勒們倉皇逃避,于是便攔住一個太監問怎么回事,太監驚慌失措的說亂黨殺進來了!道光聽后二話沒說,便立刻回屋拿了一把鳥槍,沖出門外,往人聲最響的地方趕去。到了宮門外見匪徒進攻,道光抬槍便射,連斃二人。林清黨徒一時錯愕,不敢貿然前進,這時禁軍趕來,將這些人一網打盡。此役結束后,嘉慶大罵那些侍衛和禁軍保護不力,唯獨對道光的表現趕到非常欣慰。他說道光以皇子的身份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大有當年太祖神勇之風。此役道光護駕有功,民間也多傳說其神勇無比,后來嘉慶金匱緘名,把道光立為皇位繼承人,想必就是受了這個事件的影響。
人物評價
《清史稿》: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遠人貿易,構釁興戎。[3]
蘇民飾演的道光帝(9張)其視前代戎狄之患,蓋不侔矣。當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繼之以畏葸,遂遺宵旰之憂。所謂有君而無臣,能將順而不能匡救。國步之瀕,肇端于此。嗚呼,悕矣!
軼事典故
節儉皇帝
《清朝野史大觀》有幾則關于道光帝生活簡樸的逸聞。
道光皇帝情殷鑒古圖
道光帝即位后,內府依例給他40方硯,硯后鐫有“道光御用”四字。道光帝認為太多,閑置可惜,便將它們分給了臣下。
以前皇帝用筆須送紫毫中最硬的。筆管上刻有“天章”、“云漢”字樣。道光帝覺得不合用,讓戶部尚書英協揆到坊間買一般常用的純羊毫、兼毫兩種。
道光帝穿的套褲,膝蓋處破了,讓人在上面補了一塊圓綢,這就是一般說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見軍機大臣曹振鏞褲子膝蓋處有補綴痕跡,便問:“你的套褲也打掌嗎?”曹振鏞回答:“褲子易做,但花錢多,所以也打補丁。”——道光御筆《恭儉惟德》
道光帝又問:“你褲子打掌要多少錢?”曹說:“要三兩銀子。”道光帝說:“你們在宮外做東西便宜,我在宮內還要五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