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練習題之儒學思想
儒家“知天文、識旱澇”(章太炎語),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它擔“天下教化之先聲”,有“以一號百”的影響力。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高中歷史練習題之儒學思想。
1、(2009年高考安徽文綜13題)儒家思想經過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論最能體現其適應加強中央集權需要的是 A.“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C.“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D.“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 2、(2010·浙江文綜17)中國古代學術史上曾發生過一次著名的理學家辯論,甲方批評乙方做學問“支離”,乙方批評甲方做學問“太簡”。下列各項中,屬于當時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觀點的是( )
A.格物致知 B.發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
3、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圖3中體現儒家倫理思想的是
圖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07年高考江蘇單科28題)儒學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內容;“新儒家”、“儒學復興”、“孔子學院”等現當代文化現象的出現,又反映了儒學的因時之變與應世之用。請簡述先秦、西漢、南宋儒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張,并說明中國古代歷史上儒學地位的變化。(14分)
5、(2009年廣東高考26題)(14分)
下表是某中學研究性學習課上,三個研究小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結論。
組別材料結論
東漢組史料記載,東漢桓帝是中國第一位實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譯佛經和其他佛教活動。
——據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佛、道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主流。
宋代組游酢和楊時去拜訪老師程頤,程頤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楊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頤發覺。——據朱熹《近思錄》中國古代有尊師傳統。
晚清組孫家鼐建議京師大學堂應“以中學(中國傳統學術與政治思想)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據孫家鼐等《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1896年)這份奏折中,孫家鼐認為中學比西學重要。
請回答:
(1)本堂課的主題是“中國傳統主流思想的演變”。請結合所學知識,緊扣主題,重新分析各組的材料,建立材料與主題的聯系,說明中國傳統主流思想在東漢、宋代、晚清三個時期的變化。(8分)
6、(2008年上海高考16題)明清之際是一個“天崩地解”的時代,“一些最敏銳的心靈”進行了一場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為當時的社會找尋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問題:(8分)
(1)“一些最敏銳的心靈”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3分)(2)他們為什么要進行反思?(2分)(3)他們思考了哪些重要問題?(3分)
7、(2007年高考山東文綜29題)根據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山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 登州文會館是美國傳教士狄考文1876年創辦的一所教會學校,表3為該校正齋(中學部分)開設的主要課程
宗教類中國經學類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及其
天道溯源、救世之妙、羅馬書等書經、詩經、論語、禮記、孟子、左傳、易經等代數備旨、圓錐曲線、測繪學、格物(聲、光、電等)、航海法、物理測算、化學、動植物學、微積分學、天文揭要等讀作詩文、萬國通鑒、二十一史約編、是非學、富國策等
材料二 試辦山東大學堂章程規定:“以四書、五經為體,以歷代史鑒及中外政治、藝學(注:藝學指算、繪、礦、醫、聲、光、化、電)為用。”――安作璋等《齊魯文化通史》
(1)結合史實,從政治、經濟、思想三方面說明山東在中國先秦時期的重要地位。(6分)
(2)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兩所學校在課程設置上的共同之處。(3分)這類新式學校的創辦對山東近代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2分)
9、(2009年高考福建文綜38題)(37分)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學家、天文學家布魯諾被教會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贄在獄中自盡身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無定質。……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李贄《藏書》
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卻童真,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故謂人有男女則可,謂見(見:見識)有男女;豈可乎?謂見有長短則可,謂男子見盡長,女子見盡短,又豈可乎?——李贄《焚書》
材料二 李贄雖在麻城,但有無數來自各地的追隨者,幾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異端”思想由此廣泛傳播。與此同時,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勢力對李贄的迫害也逐漸升級,……最終經神宗御批,以“敢倡亂德,或世誣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獄,并焚毀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贄在獄中賦詩:“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歸黃泉。”隨后自殺身亡。——袁行霈《中華文明史》
材料三 布魯諾指出宇宙是無限的,地球僅僅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微塵。地球繞太陽轉,而太陽也不是靜止不懂的。他認為宇宙是一個統一的物質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觀規律,并不像教會所說的服從上帝的意志。這就徹底否定了教會的宇宙觀。天主教會宣布他為“異教徒”,開除教籍,布魯諾被迫長期離開祖國。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監禁達七年之久,但他始終不放棄自己的學說。當宣布要處死他是,他說:“你們宣布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到判決更感到害怕。”——摘編自劉明翰主編《世界通史-中世紀卷》
(1)據材料一概括李贄的基本主張,指出這些主張產生的時代背景。(12分)
(2)據材料指出布魯諾和李贄被視為“異端”的相同原因及他們臨終表現的相似之處。(5分)
(3)有學者認為,李贄的著作盡管在當時影響很大,但并沒能在歷史上開拓出一條新路。結合明清之際中國社會的實際狀況,從政治、經濟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說明。(9分)
(4)結合16世紀歐洲社會各方面的變化,談談你對材料三中布魯諾“你們宣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宣判更感到害怕”這句話的理解。(11分)
參考答案:
1、【答案】C
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中的儒家思想的發展變化的過程,選取了儒家思想演變歷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論作為選項,知識點較多。A項,是孔子的話,強調為政以德。B項是荀子的話,說的是:大凡兼并別國的君主有三種方法。C項是董仲舒向漢武帝的建議:我的愚見認為那些只要不在六藝之列的(《所謂“六藝”,就是過去讀書人必備的六種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學說,都不許其發展下去,不允許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D項是黃宗羲的話,強調要為萬民服務.
2、【答案】B 抓住關鍵詞“理學”、“支離”。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學”一課中,講述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批評朱熹的理學過于“支離”,說了很多,卻不能使人樹立起對儒學價值的堅定信念。因此,他反對埋頭書冊,主張于人生日用處直接體悟,“發明本心”,以作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見,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陸九淵,乙方代表人物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即天理是萬物的本原, 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項。
3、【答案】B①迎江寺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樅陽門外的長江邊上,占地3萬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振風塔、毗廬殿、藏經樓、人士閣、法堂、廣嗣殿等建筑組成。曾名“古萬佛寺”,屬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題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貞女坊體現了儒家思想三綱五常的內容,符合題意。③渦陽老子廟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屬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紀念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 開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肅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賜給他的謚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這個含義也屬于三綱五常的內容。所以②④體現儒家倫理思想,故選B。
4、【答案】①先秦儒學的代表人物為孔子(孔丘)。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還主張“禮”(貴賤有“序”)。
②先秦儒學的代表人物還有孟子(孟軻)。他發展了孔子學說,主張仁政。
③西漢儒學的代表人物為董仲舒。他對儒學加以發揮,他倡導的儒學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④南宋儒學的代表人物為朱熹。他以儒學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學——理學,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滅人欲”。
⑤先秦儒學只是眾多思想流派(答“百家爭鳴”亦可)中的重要一家,從西漢武帝時開始儒學居于統治地位,明清兩代新儒學(理學)成為官方哲學。
5、【答案】
(1)東漢:佛教和道教成為某些帝王的治國理念,漢武帝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思想被動搖,佛教、道教產生了較大影響。(3分)
宋代:程頤吸收佛教的某些修習方法和思想,與其它思想家一起創立的理學逐漸成為中國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
晚清:某些官員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學影響,西學對中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如超出要點但言之成理,可在每問總分范圍內酌情給分。
6、【答案】
(1)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明朝滅亡,清朝建立,受時勢的刺激,檢討明朝滅亡的原因。
(3)顧炎武: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或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張“明君賢相”(或答“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張實學,讓富民放手經營工商業。如將三者的主張概括回答也給分。
【點撥】該題考察了明末清朝三大思想家,他們的思想以及出現背景。
7、(1)政治:山東境內的齊國和魯國是本周暑期的重要封國。經濟:春秋時期,齊國“相地而衰征”、魯國“初稅畝”,促進了中國土地私有制的發展。思想: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孫臏的軍事思想)影響深遠。
(2 共同之處:都有中國經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內容。
作用:培養了新式人材,促進了山東近代經濟的發展。
【點撥】(1)先秦時期是指原始社會到戰國時期這段歷史。包括原始社會時期原始的群居生活、氏族公社的出現、奴隸制時代的夏、商、西周,以及向封建制過渡的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顯示山東重要地位的主要史實體現在奴隸制時代分封制、向封建制過渡時的土地改革和諸子百家的思想。
(2)第一問根據材料進行簡單的對比即可得出結論,第二問新式學校的創辦,培養了大量新式的人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9、⑴主張:反對將儒學教條化;提出“童心說”;反對歧視婦女。時代背景:商品經濟活躍;市民階層進一步壯10、大;倡導個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現。
⑵相同原因:挑戰正統,威脅專制統治。相似之處:誓死捍衛自己的信念。
⑶君主專制空前強化;自然經濟仍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正統思想仍占據統治地位。李贄沒有從根本上否定現存秩序,沒有對未來社會提出自己的設想。
⑷新航路開辟,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逐步壯大;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深入發展,近代科學興起,人文主義逐漸成為主流思想,教會統治受到沖擊。布魯諾堅信自己的學說是科學真理,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