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最早什么時候出現
快遞最早出現在美國,一家公司為此雇傭上百位騎手,那么快遞最早什么時候出現的呢?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快遞最早什么時候出現,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快遞最早什么時候出現:
最早的郵政快遞,出現在一個多世紀前的美國。
19世紀40年代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淘金熱潮吸引了大批東部的居民涌往西部。短短幾年,加州的人口增長了近千倍,形成了一個西部繁華地區。然而加州與美國東部相隔2000多公里,通郵甚為不便,東西兩地用馬車傳送的信件一般要花好幾個星期才能夠送達。
1860年,一位加州參議員游說美國東部的一家運輸公司——威爾斯運輸公司,要其開辦一項叫作“駿馬快遞”的郵政速遞業務。于是這家公司竭力從地圖上尋找捷徑,精心設計了一條1900英里長的路線作為東西部的速遞路線,當中每隔15英里就設置一個驛站,各站均備有強壯駿馬,送信的騎手們就以最快的速度,一站接一站地換乘馬匹傳送郵件。為了辦好駿馬快遞郵件,經營者雇傭了一百多位騎術高超的年輕人擔任騎手。這些小伙子要不分晝夜地騎著駿馬奔馳在荒蕪的路途上,沿途常有意料不到的危險,如風沙、野獸、不友善的土著、攔路的劫匪等。郵遞騎手要有盡忠盡責之心、過人的膽識才能充當此任,他們被允許在必要時可用任何手段來保護裝有信件的郵包。
在剛實施“駿馬快遞”時,每位騎手要帶上的全部裝備包括一本《圣經》、一把利劍、一只號角、一支長火槍、兩把手槍。由于每一點額外的重量都會影響馬的速度,所以不久后騎手的裝備就減為只剩一把手槍了。而每位騎手的郵包只能裝20磅的郵件。
為配合“駿馬快遞”的業務,威爾斯公司當時發行了一枚專門用于寄快信的郵票。郵票發行于1861年初,面值一美元,票面有“駿馬快遞”的字樣和一位郵遞騎手駕馭一匹四蹄飛奔的駿馬的圖案。這枚由私人公司發行的郵票,現已屬珍罕之品。當時普通信要8個星期才能送到。而“駿馬快遞”則快多了,因此,“駿馬快遞”的郵票在那時便成了寶物。
1861年10月,“駿馬快遞”業務完成了最后一輪的送郵,這是由于當時美國東西部已建立了有線電報聯絡,這種勞累的跑馬郵遞方式從此成為歷史,但畢竟為世界郵政歷史寫就了重要的一頁。
快遞簡介:
快遞又名:速遞,是兼有郵遞功能的門對門物流活動,即指快遞公司通過鐵路、公路、空運和航運等交通工具,對客戶貨物進行快速投遞。在很多方面,快遞要優于郵政的郵遞服務。除了較快送達目的地及必須簽收外,現時很多快遞業者均提供郵件追蹤功能、送遞時間的承諾及其他按客戶需要提供的服務。因此,快遞的收費比一般郵遞高出許多。
快遞業者可以不同的規模運作,小至服務特定市鎮,大至區域、跨國甚至是全球服務。
2015年11月16日,據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網站消息,中國擬規定快遞企業不得收寄運單信息不實快遞。
2015年12月25日從國家郵政局網站獲悉,中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200億件大關,繼續穩居世界第一。全國鄉鎮快遞服務覆蓋率已超過70%,部分東部省份已經實現"鎮鎮有網點"。
現代快遞業的發展甚至與世界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國間的貿易壁壘不斷消除,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活動愈加活躍,生產、經營和社會活動趨于高效率和快節奏,時間價值越來越重要,大量的樣品、單證、商務函件、資料的快速傳遞需求,為函件快遞業者提供了大量的貨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高科技企業的大量產品,體積小、重量輕,貨值卻很高,占用流動資金很大,快遞運輸能將這些產品盡快送給客戶,并提供良好的包裝、倉儲、報關物流服務,滿足了企業的需要,實現了最大可能的社會化分工。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處理文件、資料、圖紙、貿易單證等為主的函件快遞和處理樣品、高附加物品、社會活動禮品和家庭高檔商品等為主的貨物快遞這兩種方式并同時得到發展,只是小規模的快遞公司由于其能力有限,經營重點各有不同,國際知名的快遞公司依靠其強大的技術和網絡優勢,均不斷擴展勢力,在某一區域甚至全球逐漸形成優勢,并開辟了多種新的服務方式和手段。分析快遞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尋求其發展規律對正在發展中的中國快遞業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