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
大家可能知道大暑期間要避暑,但是可能不知道情緒也會引發不良后果,那么在大暑期間,該怎么做好養生保健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希望你喜歡。
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消暑切莫動“肝火”
另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猝死。
專家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應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時節的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熱,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熱,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桑拿天”,悶熱天氣盡量少出門、少活動,即使出門也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為了讓體內的濕氣散發出來,應盡量在早晚溫度稍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
此外,專家還強調,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遠遠大于年輕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溫中健身要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比如快跑、器械運動等。
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 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松的感覺,有利于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癥狀。
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健脾功效,是脾虛患者夏日食療佳品。
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養生保健小常識:蛋白質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 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如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其中,鴨肉富含蛋白質,不但可及時補充夏日高溫帶來的過度消耗的體能,而且鴨屬水禽,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特別適合苦夏上火體內有熱者食用。另外,在食用鴨肉時燉食,也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這樣既可葷素搭配起到營養互補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氣養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