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的歷史介紹和成書
編者按:《戰國策》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主體上體現了縱橫家的思想傾向,同時也反映出了戰國時期思想活躍,文化多元的歷史特點?!稇饑摺返恼斡^比較進步,最突出的是體現了重視人才的政治思想。
《戰國策》的歷史介紹和成書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共33卷,約12萬字。
《戰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縱橫家的實戰演習手冊。本書亦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戰國策
《戰國策》一書反映了戰國時代的社會風貌,當時士人的精神風采,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歷史散文。它作為一部反映戰國歷史的歷史資料,比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是戰國歷史的生動寫照。它詳細地記錄了當時縱橫家的言論和事跡,展示了這些人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記錄了一些義勇志士的人生風采?!稇饑摺返奈膶W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它標志著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一個新時期,文學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畫,語言文字的運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清初學者陸隴其稱《戰國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娛人耳目,而其機變之巧足以壞人之心術”。
《戰國策》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主體上體現了縱橫家的思想傾向,同時也反映出了戰國時期思想活躍,文化多元的歷史特點?!稇饑摺返恼斡^比較進步,最突出的是體現了重視人才的政治思想?!稇饑摺芬粫怯握f辭總集,幾乎所有縱橫家謀士的言行都在此書。有三大特點:一智謀細,二虛實間,三文辭妙。
《戰國策》一書對司馬遷的《史記》的紀傳體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史記》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戰國策》的史料。但《戰國策》許多記載并不可靠,司馬遷在《蘇秦傳》后曰“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戰國策》歷來為研究者稱贊其文學價值,但是對它的思想卻是眾說紛紜。這是由于該書與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過于追逐名利。而且過于夸大縱橫家的歷史作用,降低了史學價值。
用于編輯戰國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定,羅根澤疑出于蒯通。這些文章原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西漢末年,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于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因此,戰國策顯然不是一時一人所作[2],劉向只是戰國策的校訂者和編訂者。因其書所記錄的多是東周后期時諸國混戰,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為《戰國策》,而該時期亦因此被史家稱為戰國時代。
北宋時,《戰國策》散佚頗多,經曾鞏“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并加以校補,是為今本《戰國策》三十三篇。[3],姚宏、鮑彪、吳師道皆有注本。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帛書,其中一部類似于今本《戰國策》,整理后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該書共27篇,其中11篇內容和文字與今本《戰國策》和《史記》大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