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制度的來源及傳承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皇帝制度的來源及傳承,希望對你有用!
秦始皇圖片
皇帝來歷
皇者,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同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中國最早所謂的“皇帝”,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來許多國家混戰,各自稱帝,出現西帝、東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來到人間,成為超越“王”的人間尊號(也有說是部落時期的黃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將“皇”“帝”這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作為自己的稱號,從此天子稱為皇帝。
皇帝的名稱起源
皇的起源
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紀,是中國文明初起的時代,三皇的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伏羲,女媧,神農。還有一說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傳說伏羲氏(又稱皇羲),以通神明之德創八卦,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以麗皮為禮,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又創造了五弦琴,即后來的七弦琴。而已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就約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確實應該是中華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媧是在伏羲氏以后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樂的開始,傳說她練石以補天,聚蘆灰以止滔水。神農氏繼女媧后為天下共主,傳說他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開始蠟祭和市場。看來,至他開始,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耕社會。
帝的起源
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五帝”乃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黃帝姬姓、公孫氏,號軒轅、有熊,原居于西北,后遷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一帶。炎帝,姜姓,號烈山氏或厲山氏。時南方強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領蚩尤率領之下,和炎帝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失敗,向北逃串,向黃帝求救,并結為聯盟。黃帝統帥炎、黃二部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大敗蚩尤,結果蚩尤被殺。涿鹿之戰后,炎黃兩部落發生戰爭,黃帝擊敗了炎帝。從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中華民族素自承為“黃帝后裔”,又因炎、黃兩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后”或單稱“皇”和“帝”,如虞帝舜、夏后啟、商王紂、周文王、周武王等。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楚莊王、齊威王、秦惠文王、趙武靈王、燕昭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嬴政自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后世”,于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李斯等人商議后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秦王反復考慮,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彰顯自己的尊貴。秦王政自稱“始皇帝”,后世俗稱“秦始皇” 。
至我國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語已經很常見,如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撫僉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勞哉,賜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帥驕愎不協,蠱于兵,滿蒲昌城襲報用敢獻功
中國皇帝列表
中國皇帝漢武帝(君王)包括正統朝代和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還有一些政變、奪權所建立的政權,再加上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中國皇帝共有1000多位!
附:南越、東越、閩越、東甌、匈奴、突厥、回紇(回鶻)、吐蕃、高昌、于闐、柔然、吐谷渾、渤海國(大震)、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 、后理)、大中、東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其中云南列朝自世隆以下【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后理)、大中】和東夏(大真)的君主稱皇帝;南越(呂后時)、于闐(五代時)的君主一度稱皇帝;南越、東越、閩越、東甌、高昌、于闐、吐谷渾、渤海國(大震)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君主稱王;匈奴的君主稱單于;回紇(回鶻)、柔然的君主稱可汗;吐蕃的君主稱贊普。
十六國時期:漢趙、后趙、成漢、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后秦、胡夏9個政權稱皇帝,后涼、北燕2個政權稱天王,前涼、西秦、南涼、北涼、西涼5個半獨立政權稱王。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前蜀(907—925,之前是唐朝的蜀王)、后蜀(934—965,之前是后唐的蜀王)、吳(927—937,902—919年是唐朝的吳王,919—927年稱大吳國王)、南唐(937—958,之后是稱國主)、閩(933—945,之前是后梁、后唐的閩王)、南漢(917—971,之前是后梁的南海王)、北漢的君主稱皇帝,吳越、楚、南平3個半獨立政權的君主稱王。
說文曰:“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皇帝之制,始于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稱“朕”,其下皆稱“陛下”。皇帝之言曰“諭”,皇帝之命曰“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