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暑吃什么養生呢
夏天是容易上火的季節,小暑節氣時精神應該放松,避免焦慮、緊張,保養身心健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3小暑吃什么養生呢_小暑時節如何養生,希望大家喜歡!
2023小暑吃什么養生呢
1、蓮藕
蓮藕味微甜而脆,屬于連科植物。中醫認為其味甘性涼,適宜夏季食用,另外還能補血生肌、通便止血、活血散瘀,可謂小暑天氣的最佳食材。可以做成姜汁藕、冰糖醋藕都可以。
我國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早在清咸豐年間,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中醫學認為,藕生食有清熱生津、潤肺、散瘀消腫、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熱病煩渴、吐血、淋病等癥。熟食則有健脾益胃、消食、止瀉、固精的功效。
2、紅豆
小暑重養心,而紅豆不僅利水消水腫,而且養心的功效很好。小暑飲食添些紅豆,更易身體的健康。由于紅豆富含鐵質,是以還很是適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有行氣補血之功效。
在吃紅豆之前一定要細細遴選,要寄看挑選優質紅豆,不要選購爛豆、壞豆,吃到變質的紅豆很輕易導致腹瀉。優質紅豆的概況呈偏紅色,看起來粒緊而飽滿,顆粒的巨細很均勻。優質紅豆帶有豆腥味,假如聞起來發臭發酸,則是變質紅豆。
3、黃鱔
“小暑黃鱔賽人參”還蘊涵著“冬病夏治”之意。中醫理論認為,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此時若內服具有溫補作用的黃鱔,可以達到調節臟腑、改善不良體質的目的,到冬季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上述疾病的發生。黃鱔對糖尿病控制也有輔助作用。
4、姜
俗語有冬吃蘿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勝過喝參湯。小暑事后,盛夏惠臨,不少人會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領受,對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風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傷風。這時實時喝點姜糖水有助于攆走體內風寒。
有些人吃姜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闡揚姜的整體功效。鮮姜洗清潔后即可切絲分片。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持久食用生姜。
小暑節氣有哪些禁忌事項
小暑最忌吹南風
“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說,意為小暑若是吹南風,則大暑時必定無雨,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沖決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澇。
在江南,故農諺說“小暑雷,黃梅回;倒黃梅,十八天”。江蘇有小暑日忌西南風的說法,農諺“小暑西南風,三車勿動”,三車是指油車、軋花車、碾米的風車,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風和東南風的交匯機會多,主年景不好,農作物歉收,風車、軋車、油車都不動了。
小暑忌諱坐木頭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后,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小暑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癥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小暑忌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癥。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老年人不宜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前人在長期鍛煉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在嚴寒天氣下鍛煉,能增加肌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在酷熱天氣下鍛煉,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使得肌體能更好地適應炎熱的自然氣候。但對老年人來說,一味強調“夏練三伏”,則就不太適宜了。
老年人臟器功能減退,體內的水分比年輕人少15%左右,因此抗熱能力較差,在高溫天氣下很容易發生中暑。此外,老年人在炎熱天氣下鍛煉后,還容易誘發腦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癥。所以,老年人是不宜在三伏天進行鍛煉的。
當夏季氣溫在30℃~33℃時,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最好選擇早晨進行鍛煉,時間以半小時以內為宜。當最高氣溫高于35℃時,老年人應停止一切活動,并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身邊還要存放一些常規的防暑藥品,如仁丹、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
小暑時節如何養生
1、多喝水
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小暑節氣前后氣溫升高,暑熱襲來,人們隨便動一動就會出一身汗。而且汗液排出量也會比較多,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的話,體內就會缺水,同時還會缺少營養物質。因為汗液排出來之后,帶走的不僅僅是水分,而且還有鉀元素、鹽分等物質。
如果長期缺水的話,皮膚會變干,而且血容量也會減少,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等疾病。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出現,務必要隨身攜帶水杯,時不時就喝兩口,以便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
2、早晚要運動
運動是保健身體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每天堅持運動的話,才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素質,同時提高免疫力。當你的免疫力提高了之后,各種病菌、細菌等就不容易侵入身體,身體也就會降低生病的風險了。
由于夏季天氣炎熱,尤其是小暑節氣到了,天氣就會變得更熱,在高溫天氣下運動是不對的。因為在陽光下暴曬會導致水分大量缺失,最終中暑,輕則暈厥,重則休克,若是中暑后沒有被及時施救的話,也是可能會危及生命的。
小暑節氣2023是什么時候
2023年7月7日16點30分29秒迎來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小暑介紹
夏熱初起,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開始于淮河以北廣大地區和東部秦嶺,降水明顯增多,降水相對集中。華南、西南和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普遍高溫少雨。有些年份,夏季高溫前后北方冷空氣依然較強,與長江中下游南方暖空氣均勻匹配,造成鋒面雷暴。夏季雷暴往往是“落梅”的天氣信息,預示著雨帶將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