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頻道致力于收集整理明朝明代歷史資料來豐富大家知識,包括有明朝歷代皇帝列表及簡介,明朝服飾,明朝文化,明朝內(nèi)閣制度,明朝名人名將故事等明代的那些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王朝。它一度有著繁榮的經(jīng)濟。16、17世紀間,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業(yè)與經(jīng)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明朝經(jīng)濟是怎樣的? 中國明朝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可分為兩個階段。從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開國,到明宣宗宣德...
蕭時中(1383-1425),名可復(fù),以字行。號東白。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辛卯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為官時勇于進言,深為朝廷重視。參與編修《四書五經(jīng)性大全》,著有《曲山三蕭遺集》等。下面是明朝狀元蕭時中簡介。 蕭時中水車題聯(lián)...
明朝軍事指中國明朝時期的軍隊,明代早期軍隊的來源 ,有諸將原有之兵,即所謂從征,有元兵及群雄兵歸附的,有獲罪而謫發(fā)的,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籍選,亦即垛集軍,是戶籍中抽丁而來。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明朝軍事制度...
李如松,字子茂,號仰城,漢族,遼東鐵嶺衛(wèi)人,生于1549年,卒于1598年,明朝名將。他是遼東總兵李成梁之長子,指揮過萬歷二十年的平定寧夏哮拜叛亂、聞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戰(zhàn)爭,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 個人生平 他驍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再遷署都督僉事,...
中國明代是摹刻法帖比較興盛的時期。明代刻帖繼承了宋代的傳統(tǒng),仍以匯集刊刻歷代名人法帖為主。早期所刻的《東書堂帖》、《寶賢堂帖》和后來的《停云館帖》、《真賞齋帖》,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明代法帖簡介。 明代法帖歷史簡介 經(jīng)過南宋和元代的多年戰(zhàn)亂...
明朝立國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復(fù)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與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體同於唐朝,祗是進賢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靜冠、保和冠等冠式。那么明朝服飾有哪些類型? 明朝服飾類型:明代披風(fēng) 披風(fēng)是明代男女皆可穿著的對襟式外套,明人認為從宋...
釉里紅纏枝菊紋大碗明代幾乎變成了景德鎮(zhèn)各瓷窯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景德鎮(zhèn)瓷器產(chǎn)品占據(jù)了全國的主要市場,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業(yè)時代特征的是景德鎮(zhèn)瓷器。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明朝瓷器是怎樣的? 明朝瓷器發(fā)展綜述 青花花果紋帶蓋梅瓶中國瓷器的發(fā)展,宋代的...
李東陽生于正統(tǒng)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為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wèi)籍。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明朝內(nèi)閣首輔大臣李東陽。 李東陽早年生活 正統(tǒng)十二年(1...
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裝,就制度而論它承襲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tǒng),指導(dǎo)思想比較保守。但制作更趨精美,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tǒng)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明朝官服有哪些? 明朝官服:文武官朝服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圣節(jié)、頒...
明代后妃制度在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欽定,其相關(guān)條款被寫進《皇明祖訓(xùn)》,要求子孫世世遵守。后世皇帝雖然在妃嬪名號、編制、葬制等方面作過調(diào)、改變,但對其主要內(nèi)容都予以嚴格的執(zhí)行。關(guān)于明代后妃制度,史書上并沒有完地記錄,而是散見于諸多文獻中...
明朝官制,即明朝官吏的選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官制分兩部分,選官制度和任官制度。明朝官制分為中樞、地方、軍事官制三部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明朝的中央官制是怎樣的? 明朝的中央官制:三公 明朝中樞有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
沈萬三(1330年-1376年),名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元末明初人。因得罪朱元璋被流放邊疆,但是他資助南京城墻建設(shè)的故事仍然在民間廣為流傳,是一位傳奇式的歷史人物。下面是明朝巨富沈萬三介紹。 人物生...
朱術(shù)桂(1617年10月24日-1683年7月20日),字天球,號一元子,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皇子遼王朱植的后代,受封寧靖王,為太祖九世孫。南明時期先后在方國安、鄭鴻逵、鄭成功軍中任監(jiān)軍。 人物生平 朱術(shù)桂生于明神宗萬歷四十五年農(nóng)歷九月廿五(公元1617年10月24日)...
金圣嘆(1608年-1661年),名人瑞,字若采,明末清初人,著名的文學(xué)家、文學(xué)批評家。入清后絕意仕進,志在批評中國文學(xué)經(jīng)典名著,金圣嘆被譽為白話文的先驅(qū)。后因哭廟案被處死。下面是文學(xué)批評家金圣嘆簡介。 家庭背景 金圣嘆生于1608年三月三日(4月17日),幼...
云棲祩宏(1535-1615),明代高僧,中國凈土宗第八代祖師。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別號蓮池,因久居杭州云棲寺,又稱云棲大師。下面是明代高僧云棲祩宏簡介。 生平 大師杭州仁和人氏,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于望族世家。父名德監(jiān),號明齋先生,母周氏。初習(xí)...
中國佛教至明代已呈頹廢之態(tài),佛門各宗到此時后繼乏人,社會各界對佛教也不象前代那樣極力支持。晚明出現(xiàn)了所謂四大高僧,收拾頹廢局面,佛教出現(xiàn)了短暫的回升之勢。那么明朝末年四大高僧是誰? 這四位高僧指的是云棲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其...
鄭經(jīng)曾經(jīng)多次參與鄭成功的戰(zhàn)事。鄭成功病逝承天府時,鄭經(jīng)人在廈門,聞叔父鄭襲準備繼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來臺灣弭平鄭襲,自稱招討大世子。那么鄭經(jīng)是誰的兒子? 鄭經(jīng)是鄭成功的兒子,生于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
阮安,交趾人(交趾今屬越南),永樂年間入宮。他主持完成了北京內(nèi)城城池的最后建設(shè),并且負責(zé)重建了三殿(奉天、華蓋、謹身)。除了負責(zé)城池營建外,阮安還參與過治楊村河。下面是明朝宦官阮安介紹。 阮安是個出色的建筑師,他無需查閱資料,只憑實地觀測和思...
張名振(?-1654)字候服,漢族,明朝南直隸應(yīng)天府江寧縣人(令江蘇省南京市)。原任臺州石浦游擊。福王政權(quán)毀滅后就和張煌言等擁護魯王,封為富平,結(jié)合鄭成功抗擊清軍。下面是明朝官員張名振介紹。 人物生平 張名振少時剛直豪爽,頗有謀略,心懷壯志。游歷...
憨山德清 (1546-162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全椒(今屬安徽省)人。宣講三教一,主張禪凈雙修。其佛學(xué)思想受蓮池祩宏的影響頗深,與紫柏真可堪稱至交,突出功業(yè)是中興曹溪。他的學(xué)問,幼師孔子,少時師老莊,最后皈于佛。 人物生平...
紫柏真可〈1543年-1603年〉,明代南直蘇州人,俗姓沈,法名達觀,中年后改名為真可,號紫柏老人,后世尊稱他為紫柏尊者,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下面是明末四大高僧之紫柏真可簡介。 出家 紫柏年少時,性格剛烈勇猛,貌偉不群,慷慨具俠義氣。十七歲辭親遠游,...
鄭芝龍,字飛黃,小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福建南安人,在17世紀世界海權(quán)勃興的時代與明朝封閉海疆的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周旋于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并且在臺灣海峽抗擊及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的第一人。下面給大...
魏忠賢(15681627)原名進忠,明河間肅寧(今屬河北)人,少小時就是個無賴,自宮后改名李進忠。萬歷時入宮為宦官,后乃復(fù)姓,賜名忠賢。熹宗即位,升為司禮秉筆太監(jiān)兼提督。到了最后崇禎為什么要厚葬魏忠賢? 死前被公布罪狀、發(fā)配鳳陽,死后被碎尸萬段、懸首示...
魏忠賢原名進忠,明河間肅寧(今屬河北)人,少小時就是個無賴,自宮后改名李進忠。萬歷時入宮為宦官,后乃復(fù)姓,賜名忠賢。熹宗即位,升為司禮秉筆太監(jiān)兼提督,那么這么一代奸臣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公元1627年,年僅23歲的明熹宗因縱于聲色而身患重病,不久即...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鴻基,中國陜西米脂人,明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之一,大順政權(quán)的建立者。1639年張獻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起義,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數(shù)千人馬殺出。下面是李自成的歷史簡介 李自成少年喜好槍馬棍棒。其父死后他去了明朝負責(zé)傳遞朝...